他微微前倾身子贴近高士廉:“安州都督,舅舅觉得以这个地方为跳板如何?”
“安州向来清净,也没有什么大的动乱。”
没有大的动乱,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做不出功绩的意思。
安安稳稳的,没有灾情没有祸患纵使有一身才华也是无力使的,这样子的考评又怎么会好看呢?
高士廉显然是听明白了,他的视线顺着李世民的指尖落到了另外一个地方——益州。
“舅舅先为安州都督,倒是要麻烦舅舅替我多多探查一下各地都督刺史的为人了。”
“至于等到一年后,我就能将舅舅安排入益州大都督府做长史了。”
“这益州……”
想着从前窦轨做益州大都督时上报他的关乎蜀地的事情,李世民顿了顿:“蜀地向来是产粮之地,就是那里的民风轻薄非常。”
“惧鬼厌病,这观念还是得扭转过来。”
“如此一个地方,若是好好经营了,往后各地再有天灾也不用担心关中少粮了。”
说着李世民又好似想起了什么,他的指尖点了点益州:“李冰……”
高士廉心中一动:“战国秦王昭的蜀地郡守李冰?”
李世民点头:“是的,就是他,他曾疏浚汶江,子诺曾同我说过最好是要在老渠旁再修筑一个新渠,汶江两岸田地一顷千金,这田地到头来不过成了有权有势之家的所属物。”
“当时是想着蜀地要紧,这修建新渠的人选也得慎之又慎,所以就暂时耽搁,不过如今既然舅舅有心,那便麻烦舅舅了。”
高士廉轻笑出声:“如此便再好不过了。”
瞧着高士廉乐呵呵的模样,李世民张了张口想要说什么,但最后也不过是吐出了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朕等着侍中叫益州换个模样。”
既然这是高士廉自己的选择,他又怎么会再拒绝?
说到底,都是为了百姓都是为了国家,此等好意若是再拒绝,反倒是辜负了高士廉的苦心。
高士廉点头:“臣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