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家六个孩子,有工作的只有她们两口子和老大,老二老三高中才毕业,老四还在上初中,老五老六在上小学。原本日子过的是拮据了一些,但好歹也能过得去,但现在看了隔壁的情况,她觉得过不下去了。
对比太明显了,都是两个姑娘,都是钢厂子弟,她闺女还都是健健康康的,怎么就不能下乡了?怎么就不能比过那家姐妹了?又不是不能回城。
现在去下乡,在乡下待两年就能回来了,到时候有工作还能优先给安排,这没什么不好的。
“要是可以的话,想想办法看能不能把老二老三安排到那家姐妹那里去,都是钢厂子弟,说不定到时候相互还有个照应。而且那边也富裕,老二老三去了也不会吃苦。”
“去哪里能不吃苦?”男人捂着脸:“再看看吧,看看能不能找到工作,哪怕是找到临时工也好。”
他舍不得让闺女去下乡,舍不得让闺女去人生地不熟的地方。
家里一间隔出来的房间里,长相相似的姐妹俩沉默的坐在床上不说话,在房间空余的地方堆满了糊好的和还没有开始糊的纸盒。
第二天,姐妹俩都各自带回来了一张下乡通知单和一笔下乡安置费。
第52章
那颜那玥还不知道自己寄过去的两个包裹刺激到了两群人, 其中有一群还给知青下乡安置办的工作人员创造了业绩。这会儿的那玥已经是荣兴蔬菜大队鹌鹑养殖场的一名光荣工人了,跟着从厂子从无到有的那玥不得不表示大队长的战斗力和行动力是真的惊人。
说服大队队员,说服公社领导, 去县里汇报, 报告通过之后就组织队里的人建鹌鹑养殖场。因为鹌鹑得过冬,所以还得注意冬天的防寒保暖。因此在荣兴蔬菜大队的人还没有住上带火墙的房子时,队里的鹌鹑们就已经住上了。当然,现在是暂时还用不上的,只是因为要造的比较复杂, 还得清理厂房地面,所以建房子的时候花费的时间多一些。
比起建厂房来,招员工花费的时间倒是比那颜想象中的要短许多,虽然一开始很多人都想进鹌鹑养殖场干活, 甚至开会当场还有人吵了起来, 但大队长和大队书记的威信摆在那里, 两个人又解释了鹌鹑养殖场的事情是那颜那玥聂听三人提出来的, 鹌鹑是那颜提供的, 鹌鹑和鹌鹑蛋的制作技术也只有那玥才有, 这是公社领导和县里领导都夸了好吃说了有门的。要是谁不服气可以和那玥比一比, 不比别的, 就比做鹌鹑蛋,看谁做的鹌鹑蛋更好吃, 更好看,更好卖。
针对这一点,还真有人不服气要跟那玥比, 大队长也在队里搞了一次不记名投票。先把参赛的人召集起来,每人发五个鹌鹑蛋, 统一安排在大队食堂做好端出来让大家评比。为了避免投票人员便帮本大队的人,做的时候都是把门窗紧闭,投票的时候厨师也不能出厨房,一切等投好票选出人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