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玥就是这样打败了一众参赛人员夺得这个食品制作技术员的位置的。
至于要做销售员的聂听就比那玥轻松简单多了,一听大队长说聂听有门路能把他们的产品卖到首都去,县城也有他的亲戚之后大家都赞成他做这个销售员。除了队里的人对做销售员没什么底之外,更多的是因为对聂听家世的猜测。
来头大,有门路,这个销售员他比一辈子都没有出过县的人来说更合适,这就是队员们最简单粗暴的想法。
除了那玥和聂听之外,现在鹌鹑养殖场另外还有两名员工,一个是管理员大叔,专门晚上值班的,大队里的人都叫他卫九叔。还有一个也是伺候鹌鹑的,是个六十多的勤快奶奶,叫王秀娥。
虽然现在鹌鹑养殖场也就才四个人,但是每天上工都很认真努力,现在还没有干‘正事’的聂听和那玥两个人也跟着一起伺候鹌鹑,现在能下蛋的鹌鹑也不到二十只,就算每天能捡十来个蛋,但想要大批量出货那也是不可能的。所以那颜拎着那玥和聂听,三个人研究了一下,制作了一款简易饲料,力图让鹌鹑们能长得快一些,下蛋早一些。
那颜原本有打算偷偷往饲料里加点稀释过的灵泉水,但仔细想想还是放弃了,只是跟那玥一起去照顾鹌鹑的时候趁着没人偷偷往小鹌鹑喝水的盆子里滴了一滴,也不是为别的,就是为了增强小鹌鹑的抵抗力,免得这群珍贵的小家伙病了那玥和聂听还得吃埋怨吃挂落。
当然了,灵泉水是好东西,目前为止喝过的也就她和那玥那莳,给那年寄的藕粉也是加了灵泉水做的,聂听偶尔跟她们一起吃饭的时候喝的汤里一大砂锅里会有几滴,分到他头上到目前为止累计估计也就不到三滴吧,但他也是沾了灵泉水的。至于祝芙黎……虽然平时走得近一些,但是因为口味不一样,基本都吃不到一个锅里,所以这个‘便宜’祝芙黎还真的没怎么沾上。
想到祝芙黎,那颜又想起了她做的老火靓汤,有一说一,喝是真好喝,但是吧……对她来说不太下饭。
她正想着,厨房门就被敲了敲,扭头看去就见祝芙黎端着一个碗:“那颜,快来尝尝我的冬瓜荷叶炖老鸭,特地在卫婵婶子家换的,她家的鸭子可肥了。”
祝芙黎说的卫婵是队里的一个寡居妇女,她虽然姓卫,却不是土生土长的荣兴人,而是十来年前过来投奔亲戚的,只不过她命不好,那个时候也乱的很,她一个人带着孩子来投奔亲戚,到了这里才知道亲戚也在战乱中没了。当时在农村落户还不算难,她也算是和荣兴蔬菜大队沾亲带故了,所以给了些钱就落了户,还买了几亩地,只不过后来土地归公也就跟着一起挣工分了。
卫婵婶子在荣兴蔬菜大队也是个挺奇怪的人,她长得是真的好看,那颜见过她几次,举手投足之间都是风情万种。据说当时刚来的时候因为是个漂亮的小寡妇,还有一些男人想要占她便宜,都让她给打出去了。都说寡妇门前是非多,也有女人私底下骂她勾引人,但无一例外都挨了她的大扫帚,她就凭着自己凶悍的名声把自己儿子卫延拉扯长大了。
说她奇怪也不是那颜说的,而是队里的人都这么说,不是招赘,生的儿子却跟她姓是其一,其二是明明是相依为命的母子俩,可卫延到了十八岁卫婵就分了家,虽然是两母子,但户口本上其实是两户人。其实分家在荣兴蔬菜大队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有些人家里想要多养几只家禽,还有的想批地基建房子的都会这么干,但没有谁就母子俩人还这么干的。
因为这事儿,到现在都还有人八卦卫婵和卫延的母子情。但别人不知道是为了什么,那颜却知道,卫婵是未婚且命中未孕的面相,也就是说卫延并不是卫婵的儿子。但卫延虽然不是她的亲子,却对她很好很尊敬,从卫婵的面相和命盘上可以看出虽然她未婚未孕,但却有一个出息的养子。老有所依万事顺心,她是个很有福气的老太太。就是……前二十年过的也太苦了些,但到底也能说得上一句苦尽甘来。
虽然队里的人想不通为什么卫婵要把自己儿子分出去,但这一点都不影响现在一家只能养五只家禽的情况下,她养了十只,四只母鸡一只公鸡三只鸭子还有一公一母两只大白鹅。不说是卫延寄回来的津贴了,她单单养的家禽下的蛋都够补贴自己的日常所需了,毕竟她能挣工分,一个人也是真的花销不大。
“卫婵婶子家的鸭子不是要做腊鸭寄给她儿子的,怎么舍得换给你了?”
祝芙黎笑的像是只偷了腥的猫:“嘿嘿,也是我运气好,卫婵婶子家的小鸭子孵出来了,有十来只呢,这只不下蛋的母鸭子就愿意换给我了。”
“那么多的小鸭子啊,那她得换出去吧,要不然被人举|报了就不好了。”那颜想到现在队员们孵了小鸡小鸭的安排,都是早早的就有人去订,毕竟每年都有些人家的鸡鸭不下蛋,总得换新的,就是小鸡小鸭长成的这段时间鸡蛋的收入要少一些。等人家的小鸡小鸭孵出来了,就会有说好了的队员去把小鸡小鸭换回来,现在基本上都是这么干的,多养是不敢多养的,怕被人举|报,也怕被抓到小辫子。
“听说自家留三只,别的都换出去。”祝芙黎依旧笑眯眯:“可惜咱们这里不好养,要不然我都想养了。”
知青院到底不是她自己一个人住的地方,她要是想要在知青院里养鸡养鸭子就得征得知青院里所有人的同意。而且知青院算一户,有些人想养有些人可能不像养,可能会嫌埋汰嫌臭嫌脏,总之众口难调。虽然现在知青院里住的人除了谭艳之外都挺好相处的,可知青院里还有俩空屋子呢,她可是听大队长说了,据说很快大队又要来一批知青了,她们知青院隔壁都在开始建新知青院了,想来这一次来的人不会少。
这个很快确实也没多久,等到鹌鹑养殖场的新生鹌鹑开始陆陆续续下蛋的时候,大队长就安排人去公社接新知青了。
大队长从接到通知开始就在心里骂骂咧咧,他好歹还是在心里骂,但不少队员就在面上骂了。骂上头领导不做人,看他们大队条件好一些就把人全往他们大队安排。
“这些知青干活干活不行,咋就全安排到咱们队里来嚯嚯咱们了?”
知青也是有人头粮的,有些知青真是挣的工分连自己都养不活,都得倒欠队里的粮食,这可是触动她们的利益,这让他们怎么能不生气。
“小颜知青,我不是说你啊,你别往心里去。”
厚脸皮到从不对号入座的那颜:“……。”
她微笑:“没事,我有妹妹养。”
队员们:“……。”
说的也是,虽然小颜知青也挣不到自己的人头粮,但她妹妹挣得多,去年她们有补助,分的粮食就算少也够她吃。今年补助没了,但小玥知青进了鹌鹑养殖场,一天十个工分,她的工分应该可以裹上两姐妹的口粮。再说了,哪怕是工分不够,那家姐妹有家里补助,还有烈士抚恤补助,所有知青挨饿也饿不着她们,倒欠的事儿也不会出现在她们身上。以他们对那家姐妹的了解,那家姐妹就算是工分不够要倒欠口粮,她们也能拿钱补上!
“小颜知青,我听小玥知青说要入冬了你又得开始补身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