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的一来一回其实就是男女间再普通不过的快餐式调情,却因这声的出现,让虞笙升起了一种背德的快感。
她笑弯了眼睛,头枕上他的肩,一直到车停下,才睁开眼。
时隔三小时,两个人重新回到酒店房间,也重新回到耳鬓厮磨的状态。
亲昵了会,菲恩没头没尾地打开了一个新话题:“你在德国留学的这几年,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吗?”
虞笙注意力不自觉被带跑,她认真想了想,还真有不少,“刚来德国那会,我去超市买生活用品,没有零钱,直接拿出了500欧的纸币,结果把收银员看傻眼了,直接叫来了主管。”
菲恩接过她的话匣子,“500欧纸币在这边确实不常见,更何况还只是用来买生活用品。”
虞笙听出了他话里的揶揄,尴尬地挠了挠鼻尖,“还有次,我一时兴起,在宿舍楼下打了会太极,被路过的清洁工大叔看到,非要跟我下跪拜师,让我教他一些地道的中国功夫。”
菲恩轻笑不已,半分钟后又问:“我好像还没有问过你为什么要来德国留学?或者说为什么选择柏林?当然如果你不愿意说,可以——”
他瘦长的食指放在唇边,比出一个噤声的手势,“保持沉默。”
不是什么需要藏着掖着的秘密,虞笙停顿两秒后说:“出国留学是早早就决定好的,选择心理学是因为一个人,我想治好她的病……至于为什么选择德国,如果我说是抽签定下的,你信吗?”
菲恩点头,巧妙地将问题丢回去,“你没有理由在这个问题上骗我,不是吗?”
虞笙也很巧妙不接茬,而是顺着另一个问题往下说:“会来柏林,不是命运选择,而是我的主观意识决定的。”
“你喜欢柏林?”
算不上喜欢,虞笙说:“我对它充满好奇。”
在决定去德国留学后,她在网上检索了很多德国不同城市的讯息,其中大多数人对于柏林的总结让她对这座城市提起了浓厚的兴趣。
poor but sexy
roantic but glooy(阴郁的)
也是最不像德国的城市。
到柏林后,虞笙有了更为明晰的认识,它的开放和包容度远远超过她的想象,毕竟她从来没有见识过在一座城市的中心广场同时出现有人高雅地拉着小提琴,几十米开外有人蹲在地上解决生理需求的冲击性画面。
在柏林的学习生活也远比她想象中的艰难辛苦,适应这边的语言、习俗是一回事,落后的体制、僵化衰败的系统简直要把她逼疯,学业紧张到更是让她狂掉头发,当然最致命的是因为一些乱七八糟的原因,在她二十一岁生日一过,她的父亲虞宏彬断了她的生活费。
从奢入俭难,成年前开始的富裕生活早就让她忘记了开流节源的重要性,没多久,存款就见了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