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谧,你稍后便将平沧二州情况告知谷中六人,若无人自荐,或人人皆愿,便择负责甜菜试验之人前往。”
甜菜耐寒耐盐碱,可以试着在那边种一种。再有此二处有建盐场的经验,之后建糖厂想来也会事半功倍,还能共享一条运输链。
王洲想了想,又说道,“今日定下农事官人选,令他们三日内挑选好随行家人护卫弟子等,种子农具等等由你在十日之内准备妥当,十五日内,必须出发。”
“臣领旨。”子谧重重俯身,告退离开。
任职之人倒是好定,八成便是负责甜菜之人,助手、护卫选些相熟之人即可。只是家人若也能随行,便要更麻烦些了。
再要收拾种子农具,上回北伯侯是自己领着人带回去的,而这回需得由他们负责运送,护卫之事他还需要多合计合计。
子谧微皱着眉头,匆匆而去。
“如今已过日中,王叔与两位大夫用过膳食再回府吧。”王洲站起身来,吩咐左右为三人准备饭食,便出了文书房。
三人谢过,送走大王,面面相觑。
比干试探地看向梅伯二人,“二位大夫,对大王今日所下旨意,是何看法?”
眼前三人皆有封地,期望封地增产之心定不会有异。
比干已经因为三城农事官纠结一夜,今日听了大王与子谧对话,心头更是烦躁,这才忍不住开口试探。
“大王爱民如子,智慧超群,思虑周全,当为万民之楷模!”一道慷慨激昂的声音,将三人的目光全吸引了过去。
是大王下令议事之时随侍的尤浑!三人恍惚地收回视线,此人初入文书房时,倒是很有几分成为大王宠臣的雄心壮志。
然而无论尤浑如何殷勤,大王面上仍是淡淡,等到几位才人随侍,大王更是不再如何使唤尤浑。
及至如今,尤浑虽在文书房,但他不出声,众人竟都似乎忘了他的存在。
却不知,在文书房沉寂许久,这尤浑今日又为何出声。
比干乃是王叔,向来不大看得上尤浑,心头这般想,他便也如此问了出来。
尤浑笑道,“殿下,臣会出声,自然是为您解惑。”
“我有何惑?”比干轻哼。
“非是惑,而是结,您的心结。”尤浑笃定地道,“您眼馋北伯侯增产的粮食,又怕讨来农事官会影响您对封地的治理,因而生出的心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