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页

思考了下,王洲问道,“山谷那六人是否还未更换?且皆是预定派往关内之人?”

“正是如此。”子谧答。

“这六人暂且留在山谷。”王洲立马接口。

“大王三思!”子谧俯身高呼,“擅长试验之人本就不多,更别提还要懂得主持整个城池种植,如今人手堪堪足够,还是臣死命从田秸手上抢出来的。”

“您把他们一留,便有足足六座城池将会维持原状啊!大王请三思!”

说完,子谧重重地往下叩头。

王洲虚扶一把,叹道,“孤知你所想。然平沧二州,地处北方又临海,庶民不擅种植。二侯上奏,请孤封农事官,前往主持种植,孤又如何忍心拒绝?”

子谧面色一阵变换,咬牙道,“大王心善,那便选派二人前往平沧二州即可,何以需要留下六人?”

两个人,他将众人任职之地略做调换,再如最初所想,矮个子里拔两个高的,填补在朝歌附近,多加来往就是。

“地处偏远、不擅种植之地,可不仅仅只有两个啊。”王洲又叹息。

“他们自己并未上奏!”子谧理直气壮地道,又目露祈求,“更何况,若派出六人,关内这些城池又该如何?”

王洲很积极地出主意,“你方才说了,懂得试验之人不多,但其中也有人并不擅长主持全城种植。”

“如此,距离朝歌最近的六个城池,选此类人前往进行试验,再派遣一人任副手,配合他管理耕种,不就是皆大欢喜。”

此计好像可行?子谧迟疑地想,他辖下的公田,虽种植方式、时令之类皆听从田秸,然人员调配、农具种子管理等等,都是听从他的命令。

他二人一向配合默契,他辖下公田渐渐超过了三位邻居。

见子谧没了声,王洲露出满意度的笑,吩咐左右,“拟旨。”

今日随侍的才人苏妲己立刻铺纸备墨,施丹娘执笔而立,静心凝神,等候大王旨意。

“见平州侯、沧州侯之奏疏,孤不欲子民继续遭难,三日后封二城农事官,十五日后前往上任。”

听完,施丹娘略一停顿,执笔洋洋洒洒书写起来。

不久,施丹娘停笔,苏妲己将之呈递到王洲面前。

王洲略看一眼,叙事清晰,文采斐然。他满意点头,看向施丹娘,“再写一份,命人往二州传旨。”

施丹娘应诺,依言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