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许听他的,先照着……”
女皇想了想,大手一挥,“先照太平公主府的例子罢!”
“这……”
洛阳令的太阳穴疼地咚咚跳。
太平公主深得圣眷,在神都有三处府邸,在长安有四处,其中单是神都尚善坊那处,便是屋宇连栋,风景独好。
要说按照如此超高标准建造庐陵王府,那上元节前无论如何不能完工,而且道政坊已经拆除的地方远远不够,还得再拆进德坊,到时候两坊百姓过不了年,聚众闹起来,地官、冬官高高挂起,只有他来拆这个烂鱼头。
“不着急,叫冬官慢慢儿拆,慢慢儿盖。”
女皇秉政多年,一望而知各衙署推诿怕事的疙瘩,方才发泄一通,心气儿已然顺了,便随口指派。
“驿馆闲杂人等太多,你把旁人挪开,另外安置,叫他们一家安生住罢。”
“是,臣奉命。”
洛阳令点头如捣蒜,腹内却道,这到底是要叫人家舒坦住还是赶紧滚。
女皇瞅着他笑,“朕的话,别等他打听,你一五一十说给他。”
第6章
韦氏很懂礼节,隔三差五邀约宋之问到驿馆饮茶,皆是瑟瑟作陪。
闲聊起来,原来宋家祖籍汾州,兄弟三人都有才名,尤以宋之问冒尖儿,年近弱冠即已取中进士,一手五言应制诗靡丽妩媚,神都贵女人人传颂,这才入了张易之的法眼。
“我们家实则前朝旧主,圣人的手下败将,烂在山根野地十几年,既然有命回来,非得问清楚是谁有大恩于我家,然后肝脑涂地,才算报答。”
韦氏滔滔不绝聊了一下午,忽然话头一转。
“旁人必没这好心,唯有——府监?”
可惜这小主簿很沉得住气,斟茶自饮,并不接招,韦氏只得悻悻续下去。
“举国传颂府监的风采,我在房州亦有耳闻,没想到迟迟无缘相见。”
但他还是搪塞,悠悠替张易之谦虚。
“论形貌潇洒,府监哪比得上高阳郡王?俗话说丈母娘挑女婿,王妃有三位小娘子在手,尽可以慢慢挑拣神都最英俊的儿郎。”
韦氏摸不到首尾,再次试探。
“李唐优待隋室,历代都有弘农杨氏出身的妃嫔,若非杨氏裙带,也不能成就今日之圣人。我不图别的,三个里有一个匹配新主,就阿弥陀佛了。”
宋之问扬了扬唇角,感叹这位失势妇人胃口恁大,太平何等得宠,不过下嫁圣人远支,她这才刚从土旮旯地爬回来,就敢肖想做未来天子的丈母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