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匀忍不住上前,想仔细看看这位左相之风采,左相却眉眼微敛,只嘴角轻轻牵了牵,但风雪过后,夜色湿沉,她唤庭柏一个个将他们送回去,才立在观星台前。
此处地势不高,夷园景尽收眼底。宋卿陪着她,她便问:“十人死,换得万民生。”方颐目光悠远:“你说,这是否确时笔好买卖?”
庭柏来禀,祝匀注意到,说到十人时,庭柏手颤了一下。方颐摆摆手,让他下去,宋卿却靠近些,劝道:
“首君,此人居府多年,却不得首君信任,而且遇事常喜自我揣度,心性可靠,皆比不得旁人,首君为何不将他逐出府中?”
他话说得还是含蓄了,其实分明是怀疑庭柏有异心,问主君为何还不杀了他。
方颐却道:“我不用他,便留着他吧。”
她转过身,宋卿犹豫一下,还是退后拱手:“谢大人龙章玉姿,为给首君时辰筹措,代首君而死,的确令人心痛,柳君及其家眷,为光秦殚精竭虑,死而犹荣也,若是他们泉下有知,首君回而两广万民存,也不会怪罪首君的,首君,这是为了大业啊。”
方颐只垂眼看着他。
宋卿含泪:“若有朝一日秦能海晏河清,君有罪而臣敢言,君无道而民不必流血千里可立伐之日来,臣宋卿与首君麾下,皆死而无憾也!”
君无道,而民不必流血千里可立伐之日。
这言语对身为读书人的祝匀自然是巨大的冲击,然而他看着面前一主一仆,却只感觉,他们对秦有道的追索,是任何楚臣也比不了的。
他看着方颐,似乎也终于明白,为何师父那样有才学,可仍坚定不移地追随此人。她一句话也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