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页

“读书习字要求写字公正,书本字句熟读且能背诵,幺儿也是丁等末。”

刘春华脸色一白,有些抹不开面儿,心里的高兴劲儿一下就被浇熄了,她憋着口闷气没处发泄,忍不住拍幺儿一巴掌,手刚扬起来还没落,幺儿就“哇”一声哭得震天响。

“你哭啥呀?还有脸哭!”刘春华真是恨铁不成钢,平日里舍不得真打,可今儿气懵了,真下了手,幺儿哭得更大声。

一边哭还一边打着哭嗝,眼睛像兔子一样红,刘春华心一酸,又舍不得了,“别哭了,娘等会给你买糖吃。”

徐夫子叹了口气,幺儿三天两头和同窗闹矛盾打架,动不动就这样嚎哭,看来也是有缘故的,哭了,就有糖吃,在家中是这样,可外人才不会管你哭得惨不惨。

哎,慈母多败儿,徐夫子叹息道。

他上次就是瞧刘春华求的可怜,才破例收下幺儿,经过这段时间的考察,幺儿还真不是块读书的料子,若说认几个字,会算账,写写对联,去村里的私塾读一两年便是了,他这儿的都是将来立志考功名的学子。

每年开春,清源县的清风书院还会来挑人,清风书院学生多,夫子也多,学生以成绩优劣分了好几个等级,每年都能考出几个秀才,偶尔还有过了乡试的,前十来年甚至有考上进士的,如今已经在外地做了官。

以幺儿的天分,根本不可能被清风书院的夫子看重选走,他就算在自己这读一二十年,又有何用处。

刘春华一手拿着幺儿的包袱,一手牵着他,脸色就和霜打了的茄子一样难看。

\"王刘氏,过了年幺儿不必送来,你们家本不富裕,挣钱不易该花在刀刃上,幺儿这孩子说不定有别的天分。“徐夫子单独对她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