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儿愣了愣,但毕竟很懂眼色,拉着小胜退下了。
赵若拙虽生得豪迈粗犷,心思却细,见薛恪禀退了下人后,才笑着轻咳一声:“啧,倒也是个伶俐人。那句戏文怎么唱的来着……‘若与她多情小姐共鸳帐,怎么舍得叠被铺床’,这丫头怕是有意于你。”
“此事,郡君可知道?”赵若拙又问。
苏蘅那样明快爽利的性格,若是知道了此事会如何反应?要是拿出当年当街扬鞭纵马的那股劲儿,怕是别再闹出什么事来。
薛恪垂眸,淡淡道:“她不必知道。”
“叔夜,不瞒你说,我……”赵若拙早已是半醉半惺忪,又斟了一杯酒灌下去,棠紫面皮又红了几分。他话匣子也打开了,叹了一口气,续道,“我好生羡慕你。”
这话已经带了几分醉意。
薛恪没有接话,安静地看着赵若拙,只等他说完。
有些倾诉,不必接话,聆听已经是最好的陪伴。
赵若拙果然说下去:“月前我母亲寄来书信,托了汴京中的熟人为我说了门亲事。常言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我业已近而立之年,母亲的心事,我自然明白。那家小娘子自然不差,岂止是不差,配我赵某人简直绰绰有余,我本应高兴的。可是……”
赵若拙又倒了一杯酒,痛饮一口,他忽然说起了件不相干的事,“那日郡君帮小胜爹排影子戏,你可知道我为什么来迟了吗?”
薛恪想起来那日,是他约了赵若拙来给苏蘅的影子戏捧场。赵若拙迟迟才到,到了后两人只能站在人群外看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