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是说给尤氏,实则教训王夫人。
尤氏摇头。
“四姑娘面冷心冷,同我也不亲热,可不敢让她入宫。万一得罪贵人,反而连累娘娘。”
贾家四个女儿,除了元春之外竟也没有可以为家中搏前程的。贾母目光黯淡,半晌叹道。
“罢了,只等着娘娘好消息罢。既然探丫头不能入宫,你们便给她相看人家,不求富贵但求稳妥,其余一切等娘娘生子后再商议。”?
第111章
太上皇突然病重,京城之中给儿女说亲的并不在少数。毕竟年纪大的人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没了,国孝期间不好议亲成亲,若年纪合适,还是尽早办完以免节外生枝。
探春的亲事对外松口,果然有几家来问。其中不乏往来亲贵,却有个大同孙家引人注意。
贾政外任在即,没有太多时间精力关注这些,大部分是王夫人在操办。听闻孙家要出一万两聘礼,立刻单独留下拜帖。
“他们家果然要出一万两?娘娘在宫中正是花销最大的时候,有这一万两送进去,必定能为皇子谋个好前程。”
贾家账上钱有限,就算再挤压也拿不出更多,这一万两就是白赚。何况孙家不似冯家,给探春的嫁妆不必太贵重,到时候省出来还不都是元春和宝玉的?
王夫人心动,立刻派李妈妈张妈妈去打探。听闻孙家有意在一万两聘礼上再添其他金银首饰,迫不及待跟贾政商量。
“咱们和孙家也算是世交,他又承袭指挥使,更是门当户对。如今只有他孤身在京,探春嫁过去就是当家做主的,必不会亏待了。”
其他好处都压下不谈,只说探春。果然见贾政意动。
“若此时定亲,两三年后成亲,说不得他还能向上走一走。只他们家祖上是□□来投的,我总不放心,且先别说准话,等我空闲下来见过面再议。”
如此便是有五分准,王夫人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