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本被捂地十分严实,只有些许心腹才知晓,但令谢适震惊的是,就在太子尸身刚被运走的次日,也是太子遇刺的第三天,王涣竟拿出一张所谓的京中圣旨:

太子病逝,帝甚悲痛,着礼部左侍郎王涣扶棺归京。

直到此时,谢适才恍然明白,皇上苦太子久矣,且政见不和,再加上太子一向于朝中有贤明之声,在军中又威望甚高,此次又立盖世之功,皇上自然卧榻之上不能安眠。

苦涩地笑了笑,心知已无力回天,谢适只好明表归顺,暗地里再求图谋。

他命人弄来一副和太子身形差不多毁容的尸身,冒充太子后,又派人暗地里去查访高人,然未等他找到高人,他亦遭到了王涣和京中二皇子的毒手。

晋安三十年,匈奴犯渭桥。太子亲征,大胜,归途因病身死边关。同月,左将军谢适染疾,病逝。

有言:忠将殉主。

第142章

无论谢适如何小心,?京中都不可能放过太子的心腹。

况王涣也不可能放过他此生注定的敌人。

亦浅看着谢适饮下那无色无味的毒酒,不由感叹王涣的狠辣。本在谢适的积极投诚下,京中已有松动的意思,?结果却被王涣一句“此子忠义无二,?举世难得”下定了决心。

这忠义若不给自己,到底不能安心。

想到那日杀周琮的蘅梧,和京中明确要取太子之命的谋划,亦浅抠了抠手心,看向白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