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页

就像希望工程……

当然杨帆也不奢望有希望工程那种影响力,只要能让大部分人都知道这个启航的大学生之行是做什么的,有什么意义就可以了。

这是一个系统的,长时间的事情,也是一个看不到直接利益的事。

杨帆相信如果启航如果能坚持下去,十年,二十年,肯定可以把这个事做成一个品牌。在会议上杨帆没说,不过私下里却告诉叶清婉,“要把这事当成启航的一种长期的品牌推广来做,甚至可以当成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叶清婉疑惑的问道,“企业文化?”

在零零年,企业文化在国内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概念……或者说,叶清婉认为以启航现在的规模谈什么企业文化有点太早。

杨帆点了点头说道,“一个人有性格,企业也有!一个企业的文化就是企业的性格,或者说风格,就像性格决定命运,一个企业的文化也能决定一个企业的上限,而且是越早建立越好!”

想了半晌,叶清婉算是赞同的点了点头,走到窗边,把本来半开的窗帘彻底打开,看着不远处宁大的北大楼……这让她想起了宁大的校训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多年以来宁大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校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校风,影响着每个学子。

而企业大概也要像学校一样,形成自己的风格。

想着,叶清婉就对企业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企业风格也可以影响自己的员工,让大家有着同意个目标,不过这应该是一个长时间坚持形成的过程。

想通这些,叶清婉从窗边走回来,问道,“你想让启航建立一种什么样的企业文化?”

之所以这么问,是叶清婉认为既然现在还没自发形成一种整体的风格,那么杨帆自然想经过自己的引导让启航走向自己所希望的方向。

杨帆倒没多思考,关于这个问题,他已经想了很久了,闻言仅仅顿了顿,组织了一下语言就说道,“沟通,发展,保障下的员工跟企业一同成长,良好,有序,健康的形成内部竞争氛围!当然,这只是我的意思,具体怎么转换成一种口号,还要战略部多加思考。”

“沟通,发展,保障?”坐到了杨帆对面,叶清婉重复着这几个词。

后面的很好理解,任何企业都要保证一定程度上内部竞争,否则就是一片死水。同样,也要保证一定的程度,否则就是内耗,互相拖后腿,遇到利益有一堆人竞争,到了关键时刻互相推诿责任,严重影响企业发展。

坐在沙发上翘着二郎腿的杨帆听到叶清婉的嘀咕,便把腿放了下来,并排一起让自己更认真一些,“就是让员工与员工,员工与管理层之间有沟通渠道,不管企业跟员工都有发展空间,员工和企业都可以获得一定的保障。而企业的发展员工也可以从中获得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