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页

榻上躺着一个面如枯槁的老人,因着病痛在不断低声呓语,另一边,刚学会走路的幼童跌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昏暗的烛光下,一妇人坐在破旧不堪的木桌前做些针线活儿,她穿着一件被缝补过数次的白麻衣,上面东一块西一块的杂色补丁,看上去不像是丧服,有些四不像。

她的大儿子几天前被人撞死了,但她却连件像样的能出丧的衣服都没。

就在这时,门“吱呀”一声被人打开了,几道黑影笼下。

妇人惊恐地抬起脸,面上还挂着未干的泪痕,她急忙往小儿子那跑去,可还是晚了。

其中一个侍卫模样的高个子男人提着孩子的领子将他拽到了一边,一身着华服的老者从那几个侍卫从走出,面无表情地环顾了一圈这破旧的木屋,目光最终停在了那妇人脸上。

“把我的孩子还给我!你你们到底是来干嘛的?”妇人明白这些人不是自己惹得起的,可她护子心切,仍是不管不顾地向那侍卫冲去,却被一脚踹开,摔在墙角处。

老者慢慢踱步走到她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她,在一片逆光中,那妇人终于从老者布满皱纹的脸上认出了他的身份。

他就是当朝权势滔天的内阁首辅谢钧。

想到这,妇人的瞳孔蓦地紧缩,一边孩子的哭声愈发地撕心裂肺,让她的心也跟着揪了起来,

“到底要怎怎么样,你们才肯把我的孩子还给我?”

“你想要回你的孩子,可谢大人的儿子却因为误会至今仍被扣留在都察院中,”一矮个子男人忽然从谢钧身后走出,一副文士打扮,“我理解你刚经历丧之子痛,难免情绪激动,可人总要往前看不是吗?”

说道这,他意有所指地看向侍卫手中拽着的小孩,又转向躺在床上的老人,一步步地靠近那妇人,又低下头来,

“想想你的小儿子,再想想你的老父老母,那天长安街上到底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