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化腾眉头一皱,似乎对这个结果不是很满意:“两个月?新浪那边不是本来就搞得差不多了么?新浪曹总那边原有的资源你要充分利用起来,别靠自己的人单打独斗。”
张晓龙没敢多解释,只是表示会充分利用资源,尽快展开局面。
旁人没敢搭腔的,最后倒是集团cto张志栋对这事儿有点自己的看法,帮张晓龙仗义执言了一句。
“ony,这事儿我觉得急不得。微博这个产品,我也了解过。和博客相比,微博第一个优势是设了140个字符的篇幅限制,方便随时随地分享,随时随地转载、。
但是核心优势还是在于方便用户用智能手机发、用智能手机看——微博在美国的原型推特,不就是这个道理么。新浪在基本架构上也没玩出什么花样来,无非就是套了推特的逻辑。
而眼下,从8月份开始,国内的智能手机市场上,苹果还没进来,三星还在和电信谈判,安卓就一家‘初心’,其他
ew和塞班的手机倒是有几个,但是那种东西让用户自己去安装新软件,太麻烦了,只能靠j2。
我们这个时候力推微博,要想在手机端快速扩张,就只有一个渠道——和除了‘初心’手机之外的其他所有合约机厂商、以及大部分山寨机厂商达成密约。让他们在手机出厂的时候就预装‘腾讯微博’客户端。
如果我们指望用户和粉丝自发在手机上安装‘腾讯微博’,那就是等于在促进顾莫杰卖他的‘初心’安卓手机了——这是自赚一千,帮敌赚八百的事情。”
张志栋的话算是讲完了,会议室里再次陷入了短暂而压抑的沉默。
张志栋口中提到的推特,是一个2006年年底在美国出现的软件。不过一开始这东西并不具备社区分享的功能,就是个纯粹“用手机和电脑相互发短信”的工具。
中移动的“飞信”,正是从推特那里山寨了“推特10”的功能点、在推特上市之后半年多推出的。顾莫杰的“初见”,多多少少也是结合了推特和qq两者的综合体验。
只不过,中移动和初音先后山寨和借鉴推特之后,到07年年底,推特进一步升级了功能。包括用手机发短信的方式分享自己的心情——最初的效果就和“更新qq个性签名”差不多,显示一下用户的心情状态。
到了08年,推特又逐步逐步升级、开放越来越多的新功能点,也在美国的移动互联网市场显露出几丝要热起来的端倪。
新浪微博或者说腾讯微博的大部分功能点,在推特里面都能找到原型。
所以,在这个领域的创新并不需要多么牛逼的天马行空想象力。只要是一个足够关注美国it市场实时热点的人,都能从中得到很多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