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页

新浪这样的巨头吃进肚里,不是那么好消化磨合的。

马化腾面对的第一个问题便是:将来的“新浪博客”,还要不要继续叫“新浪博客”?还是彻底把新浪的品牌给抹掉、把所有用户都吸收到腾讯这个品牌之下?

若是放在2010年之后,历史上的bat三巨头成型、展开收购大战的当口。这个问题不用问也知道答案。

爱奇艺被收了依然叫爱奇艺,不会叫“百度视频”。

优酷土豆被收了也依然叫优酷土豆,不会叫“阿里视频”。

因为那个时代的巨头,已经想明白了一个道理:大集团的品牌,并不是在所有场合都那么有效的,很多时候消费者宁可认小而专的品牌,对小而专的产品有信赖度。

所以,百度宁可单开一个百度视频,把爱奇艺的流量引过来,也不会选择直接让爱奇艺的品牌价值灭失掉。

08年的bat,还处在四处并购的最初萌芽阶段,这个道理还没有被想明白。脑子一热做出自吞旗下品牌这种错事儿的公司,不在少数。

幸好,新浪的牌子实在够大,毕竟是曾经国内前三的巨擘。经过反复权衡,在腾讯管理层两派意见相持不下的情况下,马化腾一锤定音,留下了“新浪博客”的招牌。

换句话说,要是今天被买买买的对象不是新浪这种段数,早就被马化腾毫不犹豫杀鸡取卵了。

“好了,这个话题别讨论了。毕竟是好几十亿美元买回来的东西,新浪这两个字就值十亿美元品牌资产,哪能说自废武功就自废武功!”

马化腾干净利落地一句话,结束了这个议题。然后立刻转入下一项讨论。

“不过,新浪原本规划的那个‘新浪微博’,就没必要继续出现了。反正是还没上市的新产品,直接改名叫腾讯微博!让公司的美工人员近期多加加班,把所有界面重做一下。新浪博客的用户群,到时候给我想办法引导到腾讯微博上。一定要充分挖掘新浪带来的那几千万成熟用户;别看人少,刷博客的都是知识分子阶层,正好补上我们腾讯用户偏低龄化的短板。”

马化腾说一句,下面的人记一句,这些议题没有任何人提出异议。马化腾满意地扫视了一周全场,点了张晓龙的名。

“张晓龙,你说说,整合我们自己的技术团队之后,多久可以把这个腾讯微博彻底弄好上线。”

张晓龙是qq空间的负责人,腾讯微博仓促之间只能由他先接手。只见他表情有些拧巴,斟酌了下,谨慎地回答:“大概……还得两个月吧。快的话,12月中旬也能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