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几句不损失什么,崔扶风乐得顺着他,长叹一声,道:“陶二郎把扶风要说的话抢先说了,倒叫扶风不知如何是好,往日见陶二郎着黑色胡袍矫健强劲气宇轩昂,很是好看,想不到陶二郎穿绯色广袖锦袍也别是一番风情,扶风算是明白了,为何会有掷果盈车的盛况了。”
“果真?”陶柏年不托腮了,喜气盈盈。
“自然,陶家不是靠着陶二郎的美貌荣登湖州制镜第一家宝座么,陶二郎难道怀疑自家的制镜第一家名不附实?”崔扶风讶然。
这话却是旧事重提,当日上京献镜,刺史府门外,陶柏年自夸美貌,道以当家人美貌论陶家当是制镜第一家。
陶柏年哈哈哈大笑。
崔扶风亦自莞尔,比了个请手势,陶柏年没再装腔作态,抬步进镜坊。
宾主落座,陶柏年收起吊儿郎当,一脸严肃,“崔二娘听说费家镜报价极低廉的事了吧?”
崔扶风点头,正苦思无计,陶柏年主动提起,也不迂回曲折打探了,单刀直入:“陶二郎有什么打算?齐家镜坊愿与陶家共进退。”
“好,崔二娘够爽快,柏年也不藏着掖着了。”陶柏年凑近崔扶风,细说打算。
“不错!”崔扶风附掌大赞,凝眸看陶柏年,诚挚真切:“陶二郎运足智多谋,扶风佩服,得与陶家合作,齐家之幸。”
陶柏年拉长嗓子“哦”一声,问:“柏年有那么能干么?比之齐大如何?”
虽无名,却是实实在在的一家之主,怎地如此幼稚。
崔扶风心中暗暗不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