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页

北齐是游牧起家,实打实的马背上得天下。开国后那一套礼仪文化都是照着梁国和西越搬过来的,更别说工艺技术了。

只是礼仪文化好学,工艺却不好学。梁国和西越哪个也不肯将掌握的技术传到北齐去,偏生梁国的瓷器和锦缎、西越的笔墨和刺绣等,都是广受北齐贵人追捧的,每年单这些奢侈品,都要从北齐那里刮走一大笔银两。

如果不是梁国大厦将倾,梁国皇帝不得已要将最宠爱的女儿燕檀嫁到北齐去避祸,梁皇是无论如何也不肯将工部技艺精湛的匠人派过来的。

技艺精湛的匠人,往往年纪较大,跟着公主陪嫁过来,往往终生都没有回归故国的机会了。所以礼仪司在遴选工匠的时候,将这些工匠一家老小都带了过来——工匠们的手艺往往代代相传,儿孙就是他的接班人,带过来还省得再重新培养徒弟。

慕容绮对梁国使团的态度尚且不明确,这些工匠就和使团一起滞留在驿站。燕檀思忖片刻,凭这些工匠们掌握的手艺,北齐国库每年的进项能多出很大一部分,不怕慕容绮不心动。

她正想着,指尖突然触到了一点冰冷,往下一看,慕容绮递过来一只青瓷小瓶。

燕檀侧首看了慕容绮一眼,不解其意。

慕容绮对着她做了个口型,示意燕檀把药涂到掌心的伤口上。

燕檀一开始没辨认出他的口型,顿了片刻,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在御案下拔开瓶口的塞子,极其浅淡的药香流泻出来。

这药果然很好用。燕檀摊开手,看着掌心那一层薄薄的、淡绿色的药膏,心想这药用在她这个浅浅的伤口上,简直就是杀鸡焉用牛刀。

朝臣的眼神何等敏锐,虽然他们都喝了不少酒,还是有人迅速注意到了慕容绮和燕檀的‘眉来眼去’。聪明的低下头,不动声色地在心里重新评估这位永乐公主在皇上心中的地位;有几个不太聪明的,自己看见就算了,还要呼朋引伴一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