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筐活计便好做了,整个海货生意就像马车轮子一般转开。

一上晌料理两千斤,收货称斤两有王海和王丰,再加上丈夫和自己。若实在忙,柳大柳二也来接应着。

腌制工八个,三个专门做红糟口味的,一个做江州寻常口味的,四个做外地口味。

晾晒工三个,轮着分区上架。

料工两个,一个拌红糟的并江州寻常口,一个拌外地口的。

以前晾晒院子就在坡下,三两步就成,现在晾晒在工坊,需得有做抬工的苦力,来回倒腾,得有两个。

工坊一落成,那海货骡子又得多两架了。

来回一天往少了盘算都能有上万斤。夏日天长,保不准一天四辆骡车能收个万五斤上来。

所以她初初实行便是按照五千斤来招的人。

原本上工的人都愿意继续干,故而前十天每天都要额外的十五人上工。

工坊都是晾晒台,左右进,分区。

有四面密封的遮棚地,这是防着急雨,要将海货收回屋内。更有比一人宽的晾晒竹木架子,外边有帐篷似的顶,是为了防止蚊虫。

这工坊除了院墙值钱,就数遮挡蚊虫的细麻布花销得多。

马婶子是晾晒院子的大管事娘子,此时正引着上工的三个妇人在里边讲解上工的事宜。

守工坊门的管事要收货箩筐斤两,要上簿子记名,看每一筐分给了谁,一是要盯后续干活的好坏,二是后续下值还要和收货原数据对账呢。

这是顶重要的一环节,便交给了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