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他想了解了,她本人却不在。

他只能从这些人格中旁敲侧击,找出共同点,来归结出一些他妻子的信息。

沟通是双向的,虞渊这边每天从不同人设这里获得线索,而每一个赵越,也都会从他这边了解情况。

比如为什么现实世界和她们想象的不一样,但她们可以很自然地接受记忆中本不存在的东西。

比如明明在她们记忆中,他们还不是夫妻,现在却住在一个家里,还睡同一张床。

比如为什么她这么有钱,比如她为什么会画画。

比如她为什么不喜欢辛儿,比如……

虞渊是一个人,他的记忆是顺延的,所以他从对方那里获得信息,只需要做好分类就可以。

但赵越,说白了,是四个人。

每个赵越的记忆都不互通,所以一开始,很多事情,虞渊都需要给“她们”单独解释。同样的问题,他需要解释四遍。

有时候,他会想,这可能是赵越给他的惩罚。

以前沟通一次都觉得僭越,现在就罚他多沟通几遍。

四个人格中,他与学妹最亲近。

因为她最接近他所熟知的赵越,设定也和当下的世界观最为符合,仅仅只是缺了五年的时间差。

所以,做心理检查的时候,他通常会带着学妹去,这样她和郝老师沟通的成本会减低不少。

这天,依旧是每周例行的检查,不光是虞渊,连心理医生郝老师也发现了,赵越身上的每个人格逐渐有了固化的倾向——

也就是人格更加稳定,更加有自我,也更加……

持久。

就像是寄居蟹住在一个新的壳子里,一开始,它还不熟悉,所以会听从壳子的规则,更加忍让和顺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