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页

庞氏家族世代戎马,家风一直都在教导,有志于马革裹尸的军人才是真正的军人。

庞文澜久受这种家风的熏染,自然甘愿醉卧沙场,但这不代表他没别的想法。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军人的死也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区别,英勇抵抗外来侵略,为国人争取自由与幸福的,自然就属于前者,能为千秋楷模。

那些为了某个集团或领袖的一己之私,对同胞耀武扬威的,就属于后者,纵然一时风光,最终也会被唾弃。

庞文澜想做前一种,如同两个哥哥一样,慷慨悲歌,勇赴国难。

然而,现在他却是做了残兵败将,跑到别国的土地上,被人家的政府军和其他武装势力消灭。

如此死的不明不白,甚至可能还会成为后世笑柄,是庞文澜实在不情愿的。

于是他打算为果敢共和军和自己的家庭保留一点血脉。

恰逢其时,庞仰岳呱呱坠地,庞文澜第一次当爷爷,心情无比激动的同时,又为儿孙们的未来忧心忡忡。

庞文澜怀中抱着这个长孙,差一点就老泪纵横,再三踌躇之后,决定把庞仰岳送走。

庞文澜通过秘密关系,联系到一对华人夫妻,他们的孩子刚刚早夭,于是庞文澜将孙子过继给了他们。

这对夫妇十分喜欢庞仰岳,乐于当作亲生孩子抚养,并对外人保守这个秘密。

于是,庞仰岳的名字就变成了沈佩绂,以这对夫妻亲生儿子的身份慢慢长大。

庞天宠深谙父亲的良苦用心,也是基于对父亲的一贯服从,没提出反对。

事实上,当年在果敢共和军的后代当中,有很多人都像庞仰岳一样被暗中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