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我儿拿不起?

为庶 冉珏儿 3099 字 2022-10-26

“都说完了就听朕说两句。”定康帝看了一圈,“知道你们都各有小心思,今儿是为了给老七庆功开的宴,也是他的封赏宴,有些事情就不能留在朝堂上说?偏要在宴会的时候你一言我一句说的比谁都激动,怎么你们比朕还关心他们几个不成?”

满殿寂静。

“臣等不敢。”大殿上跪了一地。

“不敢,朕看你们一个个可都敢的很,朕一句话都没说你们倒是把所有的主意都列举出来了,是不是这事儿都不需要经过朕的同意,你们商量商量就能办成了?如果能行,你们自己去做好了。”定康帝笑着说道。

“臣等妄言,圣上恕罪。”

“恕罪?”定康帝默念这两个字,几近没有语气,却让殿下的百官打了个寒颤,背后生生被激出冷汗。

“秦王怎么看此事?”定康帝缓了语气,看向裴贺之。

“太子位重,事关社稷,圣上早早按照祖训立了太子已经足够。至于其他几位皇子的归属,自然是圣上说了算。臣觉着现在这个制式就不错,谁立功谁受封,也能激发众位皇子的潜力,也让他们知道生在皇家是上天给他们独一份的偏爱,但要是认为身为皇子就能为所欲为,到了年纪分出去就能享一世荣华就大错特错了,衣食无忧和荣华一生,端看他们选择。”秦王轻飘飘的说道,生在皇家天生就比别人高一头没错,但是如果不能清醒的认识自己,妄图染指那些自己不该染指的东西,就不自量力了。

每逢皇位更迭,总伴随着流血牺牲动乱,不接损失银两还可能弄得民不聊生,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有一部分人被养大了心思,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事,当然不可能。人手里握着的权力的时候,总是会遥想那些并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人人如此,……但控制住总好些。

定康帝看向裴贺之,对方气宇轩昂,只单单是站在那里就掩饰不住周身的气势,一直到现在定康帝都还忘不掉小时候的他,彼时爱跑爱跳爱闯祸的贺芝,现在已经为人夫为人父,自立门户,甚至连姓氏都变了。

关于皇子之间的兄弟情,在场再也没有比他们兄弟俩更清楚的了,他们真的就是从人堆里爬出来的。兄弟……情?可笑,前一刻还在和你谈笑自若,下一刻就可能在你背后插刀,如若双方实力相差悬殊,输赢根本没有悬念。最可怕的是几方势力相差无几,那斗起来可能祸乱整个朝纲,定康帝还是太子的时候面对的就是这种境况。

每一个帝王在登上皇位的时候,都是脚踩着鲜血一步步走上去的,最后的胜利者不一定是最强的哪一方,但绝对是最幸运的。从登上皇位,定康帝就发誓绝对不会让自己的儿子经历他曾经的苦楚,就算没有经历过兄弟阋墙,他也能培养出来一个当之无愧的帝王,这是他一贯的信念,但是不知从何时起,他有些力不从心了,要不然他还能压老七两年。

定康帝眉眼深沉,他看向太子,只怕对方到现在都还不明白他的良苦用心,他所说的那些话,对方一句都没听进去,让他远离温家,就跟他这个做父王害他似的,他能做的都做了,接下来只能听天由命,其他几个孩子,他也压不了多久,要是他不能早些开窍,这皇位……

“秦王此话差矣,圣上刚刚也说册封二少是因为他本是皇家血脉。几位皇子亦是,依照祖例,皇子成年就可出宫建府。”

“大人也说是及冠,现在几位皇子还不到年纪。”秦王淡淡的回道。

“秦王,府上二少只因为血缘就被封了郡王,几位皇子怎么就不名正言顺了?”要说名不正言不顺,谁能比得上裴宴,文不成武不就不说,还是典型的纨绔子弟,就没干过一件让人称道的事情。

秦王哼笑,回头看向说话的官员:“难道不应该吗?在大人眼里我儿拿不起吗?”

区区一个郡王,甚至连封地和封号都是匆匆决定的,目的是为了做别家挡箭牌,他这个做父亲的还觉得委屈了呢?

那位官员没说话,被秦王这样看着,定力稍稍差点的恐怕早就腿软了,就是定力好的也不过能平稳站着,不至于当众丢丑。

真要讨论这个问题,满朝文武还真没有什么可说的。秦王府姓裴,就裴家祖上为夏朝作出的贡献,裴家子嗣受什么样的封赏都不为过。也有不少人觉得如今的秦王一家子是占了裴家祖上的光,但如果是让他们恢复“贺”姓,秦王的位分只会更高。

作为定康帝嫡亲兄弟,从龙有功,是定康帝能够登上皇位的最大功臣。更不用说他本身战功赫赫,甚至不输给夏朝最有名的几位将军,也就是近几年秦王一直留在长安城,领的也都是文差,让很多人下意识的忘记了秦王本是武将,是西北令人闻风丧胆的大将军。

秦王膝下一共两子,就是靠着祖宗庇佑也能活的很好,被册封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谁让人家会投胎。

所以没人敢表达一个拿不起?

武将们纷纷站出来支持秦王,奶奶的,他们在战场上流血牺牲,不就是想让家中妻儿生活的更好更美满。秦王神勇,年纪轻轻就已经指挥了几场有名的对战,也就是当时朝纲不稳,皇子王爷乱作一团,忙着争皇位,并没有给秦王庆功封赏。就是定康帝继位之后,也对那些过往闭口不谈,但是他们这些武将哪个不知道秦王当年指挥的堪称经典的几战?

裴宴看着殿上百官百态,文官大致分为四派,中立占少半,其他三家平分,战斗里勉强算是旗鼓相当,太子隐隐占比最大,这是当然的,毕竟人家名正言顺。至于武将,掺和进这些事情的眼下还看不出端倪,不过陶翁山也不过是十年后之事,要是真的都处中立,陶翁山怎么可能发展壮大至斯?

裴宴又看了看秦王,他父王还真是看得起他!也不能这么说,应该说他们秦王府还真是有底气。那这个底气中是不是也有自己出的一份力呢,虽然可能微不可见,但裴宴希望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