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九十年代,啤酒的高税率加之对就业体系的拉动很快让其成为了地方政府依仗的财税大头,啤酒厂则成为各地政府眼里的亲儿子、香饽饽,随之而来的,则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本地啤酒保卫战。
为了保护本地的财政收入,从 90 年代初期开始,大批的地方政府开始了对于外地啤酒的清场,繁多的“送酒证”、“啤酒售卖许可证”等,让不少外地“强龙”直捏冷汗。
不过,这次,石城没有动用行政的力量,而是选择市场的方式,这是秦东最愿意看到的。
“牡丹姐,人家降价了,你能顶得住吗?”电话接通了,秦东上来就问道。
“顶得住,不就是一瓶差一毛五分钱吗?”赵牡丹大大咧咧道。
“嗯,”赵牡丹有信心就不是坏事,秦东有心提点她两句,“啤酒的销售渠道,分堂饮和非堂饮,各占一半,而堂饮渠道中小餐馆的消费量又占去了一半,非堂饮渠道小卖部、小商店的消费量占到了60……”
赵牡丹听得认真,地面上跟火车上卖东西还是不一样的。
“……你们要进行地毯式铺货,其实这跟你在火车上卖东西一样……时间上要快,一个市场上铺货目标完成最长时间不超过十天……”
“秦厂长……”赵牡丹就在电话里喊了起来,“我的人手太少!不够用。”
“人手我给你,今天下午他们就到,聂新鸣带队,牡丹姐,现在你到石城四天了,下面一个礼拜是关键,打不下来我只能换人了……”秦东说得严肃。
昨天,他从总厂、一厂和二厂的销售科临时抽调了四十人,又从年轻的青工中协调了四十人,加上赵牡丹带去的人,嵘啤在石城的兵力达到了空前的一百人。
啤酒销售就是这样,他们面临的是一群滚爬摸打,三教九流,充满生存智慧的人,能驾驭这群人,在这样的江湖里杀出来的,都是人物。
“怎么样,还成吗?”
傍晚时分,聂新鸣带人赶到了石城,看着赵牡丹灰头土脸的样子,他就想笑,那头发太象是鸡窝了,怎么,卖不出啤酒去,就揪自己的头发?
“俺的个娘来,啥叫还成啊,”赵牡丹没有好脸色,“只有上不去的天,没有上不去的山,明天你就看我们的吧。”她今天哪都没去,憋在屋里想了一天的主意。
“那价格哪?”聂新鸣看赵牡丹的样子,似乎有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