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兵部御史台的官员无不附和。‘问罪于阙下’之言成为了众官员一致的共识,偶尔有几名反对意见的官员那一点声音早就被淹没了。
受宋朝灭亡之鉴,明朝上下的政治正确就是刚。
天子守国门,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都被人家俘虏了,就是不降,还在城底下给你打回去。
文臣之中主战之风甚烈,主战永远就是政治正确。
面对此群情激愤的一幕,申时行没有言语,此刻兵部尚书曾同亨从椅上起身站起身来伸手按了按,阙左门前方才安静下来。
他走到了所有官员的身前向申时行道:“元辅,西海蒙古火落赤部如此猖狂,眼下虽说太仓空虚,朝廷绝不可容忍此举,否则令西海各部看轻我朝。”
申时行闻言面无表情地道:“也好,本辅当以此事奏明天子。”
此言一出,众官员无不叫好。
当即廷议结束。
申时行同许国,曾同亨三人一并前往乾清宫复奏。
天子还未到,三人即在暖阁里稍坐。
三人都不说话,暖阁里沉默得令人可怕。
曾同亨道:“元辅即是百官请战,一会儿我们是否要以此见上奏?”
申时行道:“廷议上如何说,大司马就如何上奏就是。”
曾同亨低下头道:“不敢,国家大事还需元辅定夺就是。”
申时行道:“众意不可不听啊,大司马代表众议,又是兵部尚书,兵戎之事当然你需第一个向陛下陈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