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9页

大头自然是从汉子国的进口,大量的奢侈品进来之后,为了避免通关时候刺激汉人,往往都是把汉子国的商队放进来之后,在市税上做文章。

关税少一点,甚至直接减免。

但是市税就直接拉高,并且因为市税一视同仁,汉子国的商队,除了抗议,就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除非能够说动汉子李解,为了降低楚国的市税,再发动一场伐楚战争。

有楚汉和约在,短期内这种想法都是做梦,所以奢侈品进场,比如说高档丝绸、高档陶器、漆器、瓷器、玻璃器、金银器等等,斗皇是不愁收钱收到爽的。

就算不收钱,收实物税,楚国中央政府一转手,就能拿这些高档奢侈品当做俸禄下放,只要是贵族世家,就没办法拒绝。

因为人总归是要死的,这年头本家老祖死了,没点像样的好物件陪葬,整个家族都会蒙羞。

薄葬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斗皇吃的就是这一份人心,因为这些老世族去市场上采购,比往年的价钱,要多了百分之二十可能都不止。

这么一算,还是俸禄形式比较划算,毕竟,奢侈品有价无市是长期的,吃饭问题,自己家有封地,地里有产出,怕个屁?

然而从汉子国的进口,依然不算是斗皇的工作重心。

重点反而是在百濮、扬粤等蛮子身上。

以往楚国针对这些蛮子,是铁了心往死里整。

但是现在不同,令尹斗皇为了缓和财政,给了这些部族甜头,地价收购土特产的同时,又和相邻的一些部族,效仿阳水通关口岸,在当地部族的主要活动区,建立市场。

不过这个市场建立,令尹表示这是大楚国释放善意,为了表现诚意,大家各退一步,以后凡是到这里来交易的,除了楚国和本地土族,都要征税。

然后每扩张一个交易市场,当地土族就得继续保持这种优良作风,加强大楚国和土族之间的长久友谊。

一句话,外来户进场,税都他娘的往死里收!

百濮人一合计,反正他们也不怕巴国还有乱七八糟的小邦国,唯一能搞死他们的,貌似就楚国,那就答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