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军的军装是制度化的,军官和士兵之间的区分,也主要就是靠金属徽章和不同颜色的羽毛。
这些东西,都比较昂贵,看上去没什么卵用,但对部队的统一性、凝聚力,还是有帮助的。
整个贸易过程中,阳水两岸,桥北的楚国口岸,其关市税,根据不同的货物,从值百抽二到值十抽一不等。
令尹斗皇在针对不同的商品,要根据通关口岸的货物交易量来定税,整个冬天,基本上能够做到一物一税。
大宗货物的税少一点,奢侈品的税多一点,同时关税和市税,只征一次。
同时交易双方,在通关口岸会请关市大使为官方中人,那么每次交易,就可以根据通关口岸的行市市价来进行估算。
楚国令尹斗皇,将通关口岸的出口交易预估,称之为“估卖法”,因为从本国出口,比较容易控制,商人基本也没有反抗的能力,很容易在这上面稍微做一点手脚,也不多贪,大概就是在百分之二左右。
这么一点,对穿越前的李总裁来说,绝对是不低。
但这年头,二十抽一、十抽一、十抽四都是正常的,所以对很多楚国境内的地方世族马甲商队来说,就显得不怎么起眼。
同时对令尹斗皇来说,“估卖法”减轻了很大的统计压力,基本就是集中在通商口岸交易,而且很多时候,并不需要在交易彻底完成之后,再去抽税。
在交易之初,就能提前抽税,然后发放完税凭证,类似商人之间的“玉简”,接下来就是任由商队出关。
又或者就是从淮中城进口大量白纸,因为白纸非常昂贵,用来制作完税凭证,相当的完美,加上又书写便利,只要做好备份,就能根据存档,来追查当时负责某一天某批次出口交易的官方负责人是谁。
对斗皇来说,出现逃税,他没有心思去追查怎么逃的,他只需要把负责人抓起来,然后抄家。
抄家所得,自然就能补上逃税的这一块。
于是乎,李解在汉东忙着扫荡的时候,楚国令尹也没有闲着,同样忙着“扫荡”,只不过他做得比较文雅,飞快地将楚国中央财政重新恢复过来。
同时,斗皇在恢复财政上,重点并不是在出口上,而是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