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肃坐在山坡上,看着远处的袁绍中军,眯起了眼睛,嘴角微挑。

一千将士在他面前列阵,正对着山坡下的袁军战阵。以百人为一阵,分作十阵,前后各五。二十个木楼相间排列,静静地伫在小阵之间,木楼分作两层,上层站着弓弩手,下层藏着弩车和操作弩车的士卒和黄牛。木楼四周有厚厚的木板掩护,木楼之间用绳索拉起,覆着沾满泥浆的杂草,既能遮阳,又能遮挡两侧山坡上射来的弓弩。

这是工匠们劳作成果,仅仅用两天时间,他们生生在山坡上建起一座保垒,虽然没有两侧山坡上袁军的阵势有气势,却更加实用坚固。虽然袁军射出了密集的箭雨,甚至用上了火箭,将木楼射得咚咚作响,片刻间就像长了一层毛似的,木楼却毫发无损。

袁军将士越来越近,前锋已经开始上坡,最前面两座木楼上的射手发出信号,敌军已经进入射程。鲁肃点点头,下令弩车开始射击。传令兵一声大喝,战鼓声响起,强弩校尉大声下令,前排的十架弩车开始齐射,十枝长矛般的巨箭呼啸而出。

接紧着,又一是声大喝,剩余的十架弩车也开始射击,十捆集束箭跃出阵地,在空中散开,汇成一片飞蝗,扑向山坡下的袁军将士。

听到山坡上的战鼓声,正在前进的袁军将士就举起了手中的盾牌。他们用的是厚实的大盾,可以抵挡六石弩,可是在弩车射出的巨箭面前,这些盾牌并没有什么作用,巨箭轻而易举的洞穿了大盾,又射杀了盾后的士卒,原本严密整齐的阵地出现出了几个空缺,一些袁军士卒暴露在箭雨面前。面对飞蝗般的箭雨,他们无处可逃,少则三五箭,多则十余箭,连惨叫都来不及出口,瞬间被射杀。

袁绍早就从荀衍的战报中了解到了弩车的厉害,也做了相应的部署。临阵指挥的两个都尉一看见巨箭的影子就下令将士们将阵形向两翼展开,尽可能减少阵形厚度,同时加快速度,冲向沿山坡列阵的步卒,抵近厮杀,尽可能降低弩车造成的伤亡。

眼看着双方越来越近,就要短兵相接,江东军突然齐声大喝,齐唰唰地向后退了三步。袁军将士以为他们不敌,兴奋不已,举着手中的武器猛追,突然轰隆一声,眼前尘土飞扬,原本看起来很正常的山坡出现了一道深沟,冲在最前面的袁军将士收步不及,纷纷落入沟中。

第1431章 佳兵不祥

沟里栽着削尖的木桩,跌入沟中的袁军士卒被洞穿身体,鲜血淋漓,偏偏又一时不能气绝,发出凄厉的惨叫,其他士卒却顾不及理会他们,被后面的同伴挤着向前,接二连三的掉进去。

因为惧怕弩车的威力,袁军将士刻意向两翼展开,阵型宽而薄,前后少不过五六人,多不过八九人,山坡上坑坑凹凹,也无法保持严整的阵型,比较松散。前面两三排的士卒失足入沟,阵势就薄了一半。走在最前面的通常都是持盾掩护的刀盾手,没有了他们,后面的人就没了掩护,暴露在对手的弓箭面前。

“当当”两声急响,江东军的弓箭手开始急射,不过数步的距离,即使是最普通的弓也能射穿甲胄。比起弩,弓的射速更快,熟练的弓箭手一口气能射四五箭,最快的甚至能射十几箭。

在江东军弓箭手的打击下,袁军纷纷中箭倒地,哀嚎声此起彼伏。片刻之间倒下一大片,五百人的方阵剩下不到百余人,不敢再战,转身就逃。

江东军也不追赶,刀盾手跳过深沟,将被射倒的袁军将士首级砍下,又将他们的武器收集起来备用。还有人取来铁钩,钩起沟里的尸体,也一并砍了首级,扔在沟北山坡上。有的扔得比较远,一直滚到坡下,甚至有几颗首级滚到了列阵准备出击的袁军将士面前。

看着一路泼洒的鲜血,袁军高昂的士气遭到了迎头一击。他们知道会有重大伤亡,但谁也没想到胜负会这么悬殊,一千人上前,一顿饭还没吃完就被击退了,而且伤亡这么惨重,逃回来的人不到三成。看着山坡上到处都是的首级,每个人都感觉到了一丝凉意,脚下像生了根似的,迟迟不肯挪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