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2页

总之,一片公心这种事情,前几年还好,自“九鼎”这玩意儿被房玄龄上缴之后,这公心的范围,也就是落在武汉一亩三分地上,含金量那是大大地不行。

“你们的想法,本府多少都是知道的。”

张德组织了一下思路,对众人道,“但不管甚么想法,须明白一个道理,武汉的这一套,靠的是填人,人越多越好,多多益善。以前蛮夷不算人,但在武汉的工坊里,蛮夷就算个人,当然你们有人眼里,无所谓人不人,横竖就是个做工的劳力,不作他想。”

众人一愣,有人窃笑有人严肃,但都是认真听着。

“正因为要填人,需要人多,那就乱不得。乱了,流离失所总要死人,多点少点而已。闹事的多且大,死的人就多一点;闹事的人少,死的人就少一点。你们想要捞钱也好,想要立威也罢,终归要有一条线在心里,不能随便死人。”

老张说到这里,两手一摊,“养一个工人出来,最少也要十三四年吧。这东北诸部怎么算,几百万人口没有,几十万总归是有的,都不需要十三四年,真要是放开了抓,几个月就能弄个几万人回来,现在要是逼死了他们,从哪里再去弄这几万人十几万人呢?总不能让你们现在就去生养,怕也是来不及吧。”

话说到这个份上,一众幕僚也是回过味来,顿时明白了老大的想法。

第九十四章 小操作

信号机的作用,在这个时代得到了放大,尽管朝廷陆续自营自建,但当世“干线”,依旧是老张用来打时间差的利器。而且即便朝廷管制,实际上张德依旧拥有最高权限。

没办法,所有围绕信号机吃饭的人,吃的这碗饭,都是老张从手指缝里漏出来的。如果没有老张,他们不仅仅是一无所有,绝大多数人,不过是混迹在“贱业”上下,永世不得翻身可能不至于,但这辈子活得不如权贵家的一条狗,那是大概率事件。

“薛先生。”

幽州并没有设置宫室,但因为皇帝在“天津”逗留,幽州还是有权柄不小的皇家奴婢存在。消息传到“天津”,留守此地的大监除了存档之外,就把乱码发给了薛大鼎。

此时薛大鼎已经挂了弘文阁学士的头衔,本地阉人一年要在他跟前“求学”听讲一二十次,按照关系,这些阉人称呼薛大鼎一声“先生”,那是绝对够资格的。

而本地大监是薛大鼎修路的助手,除了监督用度之外,还要帮薛大鼎摆平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算是互相扶持。

于是薛大鼎称呼天津诸仓监令曹德爽为“曹师傅”,能够帮着遮挡风雨的人,称呼一声“师傅”,也不为过,更显薛大鼎气度。

“曹师傅,怎地有空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