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不怕岭南做大么?”
“有甚么好怕的?岭南罢了,又非漠北。清点青海军三个团,便能平灭岭南,总计不过千五百人就能了账的地界,许点财货就能稳当,何乐不为?冯盎若是有心,哪能做唐臣?”
他说的轻巧,但内心还是佩服冯盎的,尤其是在欢州爱州久了,便对冯盎越发佩服。
这是个了不起的前辈。
杜正伦甚至觉得,后来人知道冯盎的,一定比知道他这个“秀才”的多得多。
当然了,杜正伦现在觉得或许他以后在史册中,应该也能混个脸熟。
“南海宣慰使”……嘿,那是随便谁都能混的?
要不是“榻上苏武”尚在西域,说不定就让给长孙冲了。
思量片刻,杜正伦忽地又道:“如今皇帝巡狩辽东,工部要在东海修路建城。除重整平壤之外,新制汉州、熊州之间,更要修建弛道。平壤所依涢水,其出海口更要修建港口,以联通登莱。”
“使君是说此行南海,手头有点紧?”
有人直截了当地问了出来。
既然杜正伦这么说,可见朝廷的资金还是有侧重的,暂时不可能倾向南海。要钱也得看人,更要看地方。
再说了,他只是“宣慰”地方,和皇帝“巡狩”那是两回事。
“缺钱啊。”
杜正伦说罢,“所以,还要诸君群策群力。”
现在杜秀才手里真正的依仗只有两样,一是皇帝老子给封的官,二是皇帝老子给塞的空白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