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页

只有做官,只有进入体制,才能为自己的财富提供保障。

比如长安西城的胡商,泰半都是权贵们的白手套。就好比维瑟尔,明面上凯旋白糖就是他的,但实际上谁不知道这是张德的?就算不是张德的,起码也是张公谨的。

而且广告打的多好啊,提携玉龙为君死……现在北里还在唱这首诗呢。江湖传言,这诗就是邹国公写的,写给伟大光明正确的皇帝陛下的。

所以在李董推广科举大法好的时候,很多华夏文明圈的蛮夷,都埋头苦读,争取考上国家重点大学,然后经过公务员全国统考的洗礼,面试官跟自己又在理念上亲近,然后就好风凭借力了。

所谓行卷,不过是人脉经营的一个体现,同时也是提前面试的机会。

再说了,跟对了老大,才能跨过六品官的重要门槛,往后面试自己的,那可是皇帝陛下。

像马周,之前就被李董破例,亲自面试,然后李董就写下一句评语:马周是个好同志。

草根崛起翻身的故事,放在哪儿都是津津乐道的。但是,草根翻身在中国还是很常见的,可是在高句丽、百济、新罗、日本、真腊、突厥等等蛮夷国中,却是极为罕见。

血统出身决定社会地位,这就是他们的现实。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蛮族有识之士,或者说稍微有点智商的,都会尽量选择围绕在以天可汗为核心的大唐第二代领导人周围,发光发热,发骚发浪……

李思摩又不是傻逼,他不会没事干才跪舔李董的。

而这个世界,除了李思摩,还有其他大大小小形象各异的“思摩”,都想借力翻身,而大唐则是非常好的一个公司。蒸蒸日上,前途光明。

但是想要进入大唐帝国有限责任公司任职,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首先你本身在自己的族群中,已经脱颖而出;其次要具备冒险精神,能够不怕前来大唐的风险;最后要能够忍受歧视……

所以很多想要混入唐朝的,都是先让走狗们做生意,融入到社会中。接着就是自己批个马甲进入唐朝,方式很简单——朝贡。

有了朝贡体系,就能迅速接洽到唐朝的官方人物,然后就等于迅速地进入了唐朝的官僚系统中。

当然后续什么久慕天朝,什么学习先进的文化知识,然后进入国子监旁听,然后跟权贵们谈笑风生,然后做个图书管理员,然后升官发财死在大唐,那都是历史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