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溥琢磨着把三相给赵普,这里面的想法就多了。

叶华在旁边默默观察着,心里十分清楚。

赵普原来是枢密副使,如果升任枢密使,不用任何过渡,直接掌控枢密院,就能跟中书门下抗衡。

赵普可不是薛居正,没有老薛那么绵软,而且以赵普和叶华的关系,他能借助军方的力量,瞬间就能成为跟王溥掰手腕的另一个巨头。

已经多了一个范质,再来一个赵普,让王溥情何以堪!

王相公提出三相并立,看起来都是高升一步,可进入中书门下之后,赵普需要适应一段时间,至少在几个月之内,没有发言的资格。而且前面有两个资历远超他的宰相,就算坐稳了三相,能分到多少权力,也要看王溥的心思。

为什么说文官厉害,就厉害在这里。

看起来都是提拔高升,但其中的差别却是天壤之别,如果没有懂行的人帮忙,怎么吃亏的都不知道。

叶华越发看得清楚,难怪太平年月,武夫斗不过文人,这中间的文章太多了。

幸好,把范质弄回来了,有些事情上,他该表态了。

果然,范质开口,“王相公,魏相公,赵普固然有功,但是他的任期未满,吏部不能给上等考评,没有上等考评,就没法升迁……当然了,我不是反对提拔赵普,吏部的意思要么等他任期满了,清丈田亩完成,把黄河也治理好,得一个上上考评,光明正大进入政事堂;要么,就请陛下降旨,选调赵普进京,只有如此,才不会坏了朝廷规矩,你们意下如何?”

叶华暗暗竖起大拇指,老范有两下子!

他这是缓兵之计,赵普除了负责清丈,还有治河,这两条都是天大功劳,放在一个人身上,一个虚位的三相,是远远不够酬功的。等到那时候,只有枢密使,或者首相,才能配得上赵普的功劳。

至于请柴荣降旨,这个难度就更大了,河北还有一大堆的事情,皇帝不会轻易让赵普回来。

总而言之,范质轻松化解了王溥的打算。

这就是身为吏部天官的优势所在!

叶华的二郎腿翘得更高了,有老范在,他的人马不至于吃亏了,几位相公也没法弄权,这个结果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