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页

闻言,蹇硕脸上顿时一慌,跪了下来,膝盖上前两步:“主人,奴婢哪有这胆啊,全都是李儒那厮出的主意,军师贾先生也点头同意了,奴婢一心只为主人考虑,觉得他们做的对,自然就从中帮衬了一二,绝无二心啊。”

“孤知道你无二心,若有二心,早就砍你脑袋了。”公孙止盯着他大气不敢出的模样,语气稍缓:“贾诩、李儒怎么说的,全部说给孤听,一个字也不拉。”

“奴婢……哪里能记得住……”

蹇硕连忙从怀中掏出一个锦囊,将里面一份叠好的素帛小心翼翼呈了过去,“临走时,李长史、贾军师的话都写在里面了。”

周围不时噼啪噼啪的火星从铜炉里跳出,书房显得安静。明媚的冬日穿过窗棂照在展开的素帛上,苍劲有力的字迹确实是李儒亲手所写。

“……儒执笔,如亲述晋王当面。”

“中原一统,与北地已成南北交通往来无阻的格局,但中原新附,多有曹系一脉大大小小的麻烦在其中,也或者原本就不满曹氏掌控朝堂的世家,晋王接过来,亦会同样不满,一旦拖久不利维稳统治,儒与贾军师早有商议,一旦西蜀、荆州平定,就趁热打铁。

于公,倘若晋王灭了江东,汉室还在,那往后该如何自处,天下平定是否该还政于帝?若是晋王登大宝,便可斩断那些人念想,不再有匡扶汉室之名义来反复,王上也可以皇帝之名治理天下。

……于私,儒背李文二字久矣。”

第七百六十七章 冕冠(上)

“……于私,儒背李文二字久矣,曾毒杀少帝刘辩,身污乱贼之名,幸得晋王收留照拂,才得以苟延残喘于世十余载,心中忠义不曾忘怀。贾军师虽得曹公照拂既往不咎,将来若晋王还政于汉室,当初反攻长安之罪孽,他心中也是担忧被清算旧账,故此与儒合计,以晋代汉,改朝换代让我等能重新立于天地,立于人前……

……如今西川、荆州已附,只剩江东一隅等待天气转暖,便可一鼓作气灭之,然,将士为何而战,受何人封赏,也是晋王需要思虑之处,今日我等擅作主张,实在是不得以而为之,联合众人逼刘协以汉祚禅于晋王,国号方才承大德,名正言顺,避后世之人误认晋王篡窃之名!”

视线停留在“篡窃”二字上,让公孙止微微阖了阖眼帘,这二字曾几何时是他用来骂袁绍,骂天下那些居心叵测之徒,但事实上,他已经成为了这样的人。

“只有驱使攀附名利富贵之众,方可将此不堪在史书上抹去,就算将来会写,也只会写上北地李文与众文武逼迫汉天子禅位,为晋王臣子,儒就让李文二字再背上骂名吧,若王上心中愤怒,儒在沮阳家中已备毒酒,薄棺一口。”

最后落笔的是大气苍劲的李儒二字。

长案后面,公孙止将素帛看完,脸上已没有之前愤怒的神色,只是安静的说了一句:“这个李儒……拿死威胁孤。”

Tip:收藏+分享白狼公孙[校对版],是对网站最大的肯定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