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0页

第一千九百零六章 意义深远

许多还是想着参加明年春闱的读书人,就算是心里是否甘心情愿,都依旧努力地去读书,只是这读书的范畴不是八股之类罢了。

朱载垚在宫中,偶然时间,也在读书,读的就是律学,还有商论。

自然,他不用考功名,读这些书,只是想弄明白,这些到底是怎么回事!

商论,他也没什么兴趣,倒是律学,让他好像发现出了一点端倪。

是呢,祖宗们不断增订的大明律令,可事实上,并没有人将它当一回事,甚至早就被束之高阁了,除了刑部和大理寺,偶尔会有人拿出来看一看,可谓是没有一个人在乎。

可是这律学,就是规矩啊!

他偶尔也会将叶春秋叫来,君臣二人倒是气氛随行地展开讨论。

此时,朱载垚忍不住对又被他叫进宫来的叶春秋道:“亚父,春闱三大考,律学应当就是最容易的吧,毕竟只有十余万字,只要能背熟,几乎就没有障碍了。”

叶春秋很认同朱载垚的话,点了点头,微笑着道:“陛下说的不错,经史牵涉的是太广了,瀚海如海,除了四书五经,还有诸多官史。而商论呢,就算是能书里的不少东西背下了,可意义上,其实也不过是有所了解罢了,真要弄清楚,却还需一些悟性的!唯独这律学,字数只有这么多,而且都是条条框框的东西,死记硬背后,大致上是不会出什么岔子的。”

朱载垚便道:“既然这样容易,那为何还将它拿来当考题呢?”

叶春秋看着一脸求知欲的朱载垚,道:“陛下还记得太祖皇帝推行大诰的典故么?”

朱载垚点头,太祖皇帝的事,他怎么会不知?

当初,太祖皇帝命人将自己的所有诰命整理成册,弄出了一个《大诰》,当时为了推行大诰,朱元璋甚至下旨,一家之人,若是谁家里收藏了大诰,一旦获罪,就可以罪减一等,他的本意,是希望人人家里都藏着一本大诰,用公利的方式来推行他的‘律令’。

只是可惜,效果虽然是有,可最终还是失败了!

究其原因,无非是因为绝大多数人的心里都怀着侥幸的心理,毕竟……自己未必犯罪,除此之外,就算是买了一本当作是护身符,可大多数人也不会去看,不过是事到临头时,拿来做护身符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