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煌是弘治年的探花,官声极佳,又是李东阳的门生,他对这件事的态度是可见一斑的。
作为言官之首,张煌还是颇有气度的,从前邓健持才傲物,他也不计较,可是现在,分明有了不同。
邓健照例今日当值,到了公房,几个佥都御史已是到了,那张煌也来得早,正在公房里与佥都御史们喝茶,说着话。
低级的官员对于近来的风头不敢冒头,可像张煌这样位列朝班上的高官就不同了。
他呷着茶,一面打趣道:“诸公近日可看了新诗社的周刊?费部堂的那篇文章实在是有趣,看这费部堂平日里一丝不苟的,倒是料想不到竟是这样的雅人,哈哈,有意思,很有意思。”
几个下官听了,也纷纷点头称是,其中一人道:“不错,费公的文章真是清奇,据说现在坊间,这新诗社的周刊可谓是千金难求呢,大家都想一睹费公的大作,幸好下官前几日就已经预定了,看了之后,真是受益匪浅。”
众人又纷纷笑着应合,这谈论文章,对于读书人出身的官员来说,总算是一件愉快的事。以至于见了邓健进来,大家也没有注意到。
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君子不计野人之过
说起来,邓健对这种状况已经习以为常了,他来的时候,腋下倒也夹了一本周刊,别人现在都在争相谈论着新周刊,而邓健却将清早订阅来的太白集如宝贝一般地夹在腋下,落座之后,才旁若无人地咳嗽了一声。
接着便有书吏注意到了他,忙上前恭谨地道:“邓大人今儿来得迟了一些,学生给大人斟茶。”
众人这才注意到了邓建!
对几个佥都御史来说,邓健也是上官,怎么敢怠慢?即便大家关系不算熟络,那礼仪上也该来见上官的,于是大家停下了攀谈,纷纷来作揖。
邓健这时将腋下的太白集猛地朝案牍上一搁,而后颌首点头道:“不必多礼。”
做了上官,邓健已经尽力地表现得讲礼貌了,若是换做从前,鼻子早就朝天一甩,直接冷冷一哼。
此时,众人便讪讪而笑,坐在另一边的张煌则笑着道:“成之今日带来的是什么书?”
邓健只轻飘飘地看了张煌一眼,便很直接地答道:“太白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