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室用红,妾室用绿,这是外头人都知道的事儿,祖母绿的戒指献给昔日文宗皇帝的正宫皇后,这放在别人身上绝对是一件巨大的政治灾难,内务府大臣专门给领导做服务的,服务居然出现这样大的纰漏,不仅仅是仕途要到此为止,只怕是身家性命也难以保全,没想到太后居然如此不拘小节,“话虽然如此说,到底也不好无缘无故犯了忌讳才是。”

一家三口其乐融融,说着闲话,不一会,外管家来报,“朱公公来了。”

这是给慈禧太后打前站的意思,瓜尔佳氏和荣寿公主都站了起来,不一会,穿着一袭蟒袍的乾清宫大总管朱养德进了乐道堂,给三个人打千,“给公主请安,给王爷福晋请安,慈圣的车架这会子已经出了神武门了,西圣爷特别有交代。”他转过脸,对着瓜尔佳氏和荣寿公主说道,“口谕:福晋的身子只怕是不能见风,就不用迎接了,横竖都是家里人,直接家里头叙话,万事有公主照应就是。”

恭亲王点点头,他走出了大门迎接,神武门过来极近,慈禧太后不是大张旗鼓的满副太后仪仗过来,只是轻车简从,一架西洋马车,几百人护卫,就连鼓乐也无,悄然无声的到了恭亲王府前,恭亲王下跪迎接,太监李莲英过来亲自扶起,“太后有旨,不用跪拜之礼,请王爷进里面说话。”

正门大开,原本若是轿子,自然是要抬入二门的,但是西洋马车不能开进正门,于是慈禧太后就在恭亲王府前下了马车,两边都有黄布帷幔遮挡住了,不豫有人惊了圣驾,进了中庭,正殿是银安殿,这里礼仪上的威严感太重,慈禧太后今日来是走亲戚,不是摆威风的,故此也不在这里迎驾,荣寿公主在中庭迎接了慈禧太后,径直奉到西院落的庆宜堂。

恭亲王府原本是乾隆年间权臣和珅的府邸,这个庆宜堂是和珅仿照紫禁城内乾隆皇帝退位养老建造的宁寿宫建造而成,昔日这也是和珅受死的二十大罪状之一,虽然之后大饥荒对此处进行了损毁,但是此处金丝楠木的室内装潢,用料考究,耗资巨大。名贵的金丝楠木千年不腐,高超木作工艺精美绝伦,这样的奢华装饰与故宫宁寿宫类似。地面金砖是一种名贵的火山岩,经过打磨,呈现出金黄色花纹,配合金丝楠的精雕细琢,显得满目华丽。就是慈禧太后初来此地也是点头,“这样的房子,也是就是六爷配得起了。”

和珅昔日为了迎娶永和公主,在东路院子也有逾制的殿阁,这样一来,差不多东西两路都是逾制了,不过慈禧太后素来是不在乎这个,同治元年就有御史上折子弹劾恭亲王府逾制,却被慈禧太后回之:“此乃旧制,非议政王新建,历朝祖宗未有言,本朝自然无有逾制之事。”轻飘飘的就此放过了。

第680章 正月初二(二)

于是奉安上座,阖府上下一起来跪拜请安,恭亲王倒有几个庶出的阿哥和格格,素日里头慈禧太后不常见,今日一见,又是勉励再三,特别是对着费莫氏温言对待,说明这载澄被拘在宗人府实在是不得已为之,切不可心里存着伤心难过,过些日子就能放出来,费莫氏自然是十分感恩戴德。

慈禧太后今日着了一件秋香色的吉服,头上戴着点翠的头面,梳着一个两把刀,分外的清净淡雅,她拉起了瓜尔佳氏的手,“日常妯娌见面,不用如此大礼参见。”絮絮叨叨的说着最近身体如何,吃多少饭,因是正月里头,半个字也不提药字,说了一会子的话,慈禧太后点点头,她到底今日也不是来话家常的,还有要紧事要办,“听说六爷府里头有一味关外运回来的大鱼头,用海参瑶柱鹿脯煨烧的极好,素日里头没机会吃,今天来了这里,福晋可不能小气了。”

瓜尔佳氏知道慈禧太后和恭亲王有话要谈,识趣的告退说下去盯着膳房预备筵席,堂内只留下了慈禧太后并李莲英,荣寿公主和恭亲王四人。

李莲英自然不用多说,看到了慈禧太后看向自己,打着千出去了,荣寿公主原本还准备呆在堂内伺候着,不曾想慈禧太后开口发话了,“你且出去候着,我和你阿玛说几句话儿。”

荣寿公主心里咯噔一下,宫里头的规矩,素来这召对是不可能只有两个人单独进行的,要不有御前大臣,要不就是有太监伺候着,又有什么私隐的话儿,要避开李莲英这个大总管和自己呢?她的心里急转如轮,但是面上却丝毫不露,微微一福,称是退出了庆宜堂。

走到了堂外,荣寿公主这才惊觉外面寒风刺骨,她不由得打了一个寒噤,李莲英见到了荣寿公主,微微鞠躬,荣寿公主天潢贵胄,也不求人,自己也无甚野心,素来是不会多顾忌底下人的,李莲英纵使深得慈禧太后宠信,但在荣寿公主看来,也不过是一介奴才而已,平日里不甚搭理,只是今日觉得有些不对,不由得主动开口询问,“李总管,皇额娘今个来,到底是为了什么事儿?”

“回公主的话儿,西圣爷的心思,奴才怎么敢揣度?只是西圣爷这些日子担忧南边的事儿,各部封衙,要紧的事儿拖延的紧,所以大约是来问一问议政王吧?”李莲英恭声回道。

“若是如此。”荣寿公主是知道慈禧太后的心思和恭亲王的主见的,她不由得喃喃,“那可别谈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