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抗议?”慈禧懒洋洋得说道。

“抗议我们剿匪不力,让石达开等人逃走。”

慈禧冷哼一声,“他要抗议,那咱们就承认错误得了。”太后用手托着下巴,“就说剿匪不力,咱们虚心接受他的意见。”

“是,军机处几个人商议了一番,准备答复他们,而且愿意在云南等地部署重兵,封锁边境,防止石逆再度攻入中国。”恭亲王似笑非笑,“并且严令禁止茶马古道的商人向石逆等人出售物资。”

“这样做就是极好。”慈禧太后满意得点头,“总不能让英国人寻出咱们的什么错处来。”太后想起了一件事,眉头微皱,“听说现在有人在街面上说,石达开是咱们放走的?说是驱虎吞狼、祸水东引之策?”

恭亲王看了下文祥,文祥直起身子,回道:“是有这么个说法,也不知道是那里流出去的。”

“哼,这勤政殿是漏的和草屋一样,四处透风。”太后很是不愉,“什么事儿外头都知道!”

“太后息怒。”

太后翻了翻英国大使的国书,“议政王和英国大使谈的时候,再告诉他,中国武器装备实在是不够多,也不够好,迫切需要英国政府的支持,我们会花钱买的,请他把我们的意愿转告国内,请英国政府把他们最先进的武器都卖给我们,让我们能够好好平叛。”

恭亲王应下,皇帝听着颇为有趣,这些事儿可比那些令人头疼的八股文有意思多了,他对总理衙门的事儿也有了一个难以说明的认识,“还有一件事。”慈禧太后似笑非笑,“昨个有人上了折子,说是这么每年花这么多银元出去买外国的火枪军舰,只是为了花钱买平安,类似两宋城下之盟,这话的意思可真够可以的啊,不就说咱们是割地求和的卖国贼了吗?!”

同治皇帝一脸尴尬,不由自主得摸了摸鼻子,这些话,除了自己的那些师傅,是没人敢这样做的,有人就算敢这么样做,他的位置也不到,“军机处的大臣在这里,皇帝也在这里,有些事儿我明说无妨,如今看来,洋人的技术确实厉害,咱们不能抵挡,就像旧年那样,只要堵住金陵,又围住大沽口,这漕运还运的出来?咱们不得都要饿死?如今之计,不可和英法等国轻开战端,那些平时静坐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的书生们,于国何用?乱开战端,到时候收拾烂摊子的还是咱们!我在这里说句大实话,若是能像北宋一般,每年百万岁币送出去,能换的平安,也是大幸!再者,咱们可不是白送的,那些西洋军械,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可也别一个劲都靠着洋人,忘了自己的身份。”慈禧太后继续说道,略显严厉的声音在勤政殿里回响,“若是以为一味的给洋人钱,和洋人做生意,咱们就不会再和洋人打仗了,这样的清秋大梦,我劝各位臣工趁早醒醒,要知道如今的鸦片还源源不断得涌进国内,他们若是想着能和咱们正经做生意,还能这样?”

“只要咱们还是如今这样弱,咱们永远逃不了被打的局面!若是以为这样花钱能买到平安,那就是大错特错!”恭亲王领着军机处的大臣连忙应下。

慈禧太后泠泠说道,“有些人说了。”太后直视帘子后的李鸿藻,“说是什么,只需自修仁义,外夷自然被感化,何须学习洋人,忘了自己的根本,这样的话,第一次我听过就当做笑话,若是下次还有,我立刻拜他为兵马大都督,使节出国,给那些洋人君主念上几段仁义,不到天下大同就不必回国了!”

李鸿藻脸上一阵青一阵白,“洋务之事,已成国策,军机处把这句话明发天下!仁义自然不能忘,洋务也需积极进取,如今朝廷里头没钱的很,若是谁能弄出钱来,我立刻升他的官,好了,这事儿不再提了,英国人要是继续抗议,让人抗议去,我横竖是不管了,议政王,云南兵备道那里,你多提点着些,凡是云南流出去的东西,不要有什么标记,不落下口舌,才是最好。”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