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页

前一路有六百多公里,这并不着急,可后一路则近多了,只有三百公里不到,而且这一路是前年被中央政府抽调走的谢汝翼等滇系将领领兵,他们早知革命党在昆明大杀昔日军中同袍、鱼肉滇民,此时恨不得飞到昆明将孙汶等人挫骨扬灰,因此攻势极为猛烈。此路不出数日就攻占了亦佐,而后不待休整又夜袭白水关(今沾益县白水镇),将亲自驻守于此的革命军第一军总司令胡毅生杀的大败。

白水关一失,首当其冲便是沾益,而沾益自古称为入滇锁钥,为曲靖之门户,而曲靖则又称为云南之头目。沾益破则曲靖破,曲靖若破,那云南全省必不可守。在明里暗里驱逐蔡锷救师往云南叛乱之前,总参谋部便制定好了从贵州盘州进攻曲靖之计划,所需物质也早早运抵贵阳,现在进展这么迅速,虽有赖于谢汝翼等人急切复仇之故,更有总参计划得当、总后供给充足的功劳;而眼下局势,云南之得失成败,全在沾益之战。

注:黄三德口述,洪门革命史,七、游埠之经过。

第091章 追击

阳春三月,滇东山林的野花已经尽开,青山白云下那一片姹紫嫣红煞是好看,不过护法军第二军一旅旅长蒋志清少将却视之如无物,杨逆之复兴军攻势迅猛,若是己军再败沾益失守,那曲靖便守不住了,而曲靖守不住,那接下来就是马龙,马龙若是也守不住,那……

旅长皱眉凝思,当地的举人刘雨村正向他介绍六百年前的白石江之战。

“明洪武十四年,朱元璋亲自部署,调集军队三十万人,以傅友德为将军,蓝玉、沐英为副将军,率兵出征云南。出师时,朱元璋想傅友德面授机宜,曰:‘曲靖,云南之咽喉,即下曲靖,大军直捣云南,破之必矣!’。是年十二月,明军攻下普定、普安,进至曲靖,元军大将达里麻则速领兵十余万在曲靖驻守。

当是时,元军沿白石江南岸布防,筑营麻黄冲至梅家园一带;明军则驻守白石江北岸丰登至大坡寺一带。决战之日,明军从驻地佯渡白石江,诱使达里麻调精兵防守,大将傅友德则亲率主力从上游偷渡过江,绕至元军后方,形成对元军之包围。总攻时,沐英纵铁骑直捣达里麻之大本营,元军仓惶应战,结果全军覆没。是役,元军被俘者数万,大将达里麻被生擒……”

本以为文人嘴里能说出一些方略来,不想说的却是元军全军覆没,再联想到现在护法军和复兴军的战略态势,副旅长吴忠信眼光一寒,就像用马鞭抽刘雨村几鞭子。不过他鞭子一抽便被蒋志清给拦住了,“礼卿,何必跟一个酸儒见识。明元两军之战,这是史实,他不这么说难道还能说元军大胜明军大败?我之本意是想在沾益失守后,在此以白石江为屏障建立防线,不过以明元之战看,这里也未必守得住。”

蒋志清读书不多,似乎是秀才没考上就去了读军校,所以对有学问之人较为尊敬。吴忠信知道这个弟弟如此,只好横瞪了刘雨村一眼,才对他道:“那他娘的守哪里?难道就守在曲靖城内?若是这样,那城内的寥廓山就是重地了,此山一失,复兴军的大炮机枪便可横扫城内。”

“哎!守寥廓山何用?”蒋志清很明白复兴军炮火的猛烈,并知道他们此次进兵,居然还带有超过两百公厘的攻城野战重炮,也真不知道这些重炮是怎么运到这里的。“就在此地防守以白石江拒敌吧。要是退到城内,那重炮一来,多少人都要死光了。”

蒋志清决定在白石江设立第二道防线,他更是仔细的望远镜里打量白石江北面的一切,待看到正北方有一座大坟凸起、横挡射界,便有心将其铲平,只是担心这大坟是当地氏宗的,便又只好请教身边清冷孤傲的刘雨村,“刘先生,请问那是谁家的风水?”

“哪里?”刘雨村年已五十,癸巳年(1893)中举后曾任贵州安南县令,因愤于朝政贪腐,甲午战败,任满后便会家务农。新朝开始始有新气象,不想云南忽起叛乱,明曰护法、暗为卖国,拿的更是俄人的卢布,老先生虽是清之遗臣,但人却是中国人,所以对眼下这些蒋志清等人很是鄙夷。

并不是太乐意的,刘雨村顺着蒋志清指着的方向,他虽没有望远镜,但一看那是麻黄村的方向,当下傲然道:“此乃前明副都御史唐时英唐公之墓。”

唐时英是谁蒋志清这个半文盲当然不知道,刘雨村再次鄙夷道:“唐公是你们在昆明城所残害唐蓂赓之先祖,其现已被乡人葬于其祖近旁。朝代兴替、世道轮回,唯有公心永流于世,将军仪表堂堂,身为汉人,何为俄人之走狗?”

“放肆!”刘雨村讽刺之意,不光吴忠信听的刺耳,就连蒋志清也听不下去了。他喝过之后便对副官道:“带刘先生下去吧。”待其走后,蒋志清苦笑道:“娘希匹!全国都在声讨我们这些卢布党,可他们难道不知道,复兴会当年也是拿卢布的,为何复兴会拿得卢布,我中华革命党就拿不得?不拿卢布,中国如何民主,如何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