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页

梁启超的比方浅显的,徐勤这个文人也算是听懂了。不过单一选区两票制这种方式,就是梁启超也是没有见过,他只知道单一选区对小党不利,却不知道单一选区两票制,并且是并立制而不是联立制对小党更不利。这样的选举制度,只会让复兴会一党独大,永远执政下去。

“卓如,我们要和谁联合?”徐勤问道:“不会是……不会是孙汶吧?”

“孙汶孤家寡人一个,同盟会人再多,也就几百个。两广那边辅仁文社和复兴会关系极好……”梁启超思索道:“我们只能找袁世凯,那些旧官僚们,旧立宪派们是很多的,势力也是最大,至于同盟会那些旧革命党人,若是同意我们的主张,那就加入我们,若是不同意我们的主张,那就随他们去。”

“找冢骨?!”徐勤和梁启超一样是康有为的学生,戊戌之事他可是记恨尤深的,现在袁世凯主持光绪的赞礼,意气风发的让他很看不顺眼,可梁启超却说要去联合他,“卓如,找谁也不能去找他啊,你忘记了他十几年前的出卖了么?”

“君勉,现在我们只能往前看啊!”梁启超说道:“不和袁世凯联合,我们就是进了国会也发不出什么声音,云南那边多是本地人,我们总不能去云南当议员吧。”

徐勤明白梁启超说的在理,但还是不情不愿,梁启超则没有那么多顾及,只回到书房把给蔡锷的信草草写完,便去找宋教仁了。

临时国会开会一个多月,宋教仁嗓子倒是说哑了,可对复兴会控制的国会无能为力,在杨锐明确许诺袁世凯一省之地的情况下,他即使退出国会,直隶的另外两个代表还是会坚持到国会开完。梁启超动身找他时候,他正在和黄兴、谭人凤几个华兴会会员,还有今日刚到天津的章士钊介绍国会的情况和当今的局势。

“杨竟成做的很聪明,举着民主反民主,现在各省都在大办农会,真要到选举的时候,我们可要被那些人淹没了。”宋教仁哑着声音道,改组同盟会势在必行,他极力想获得黄兴的支持。

“湖南那边也会这样?”谭人凤问道:“我们湘人素来团结,照你说的那样选议员,湖南不会让复兴会染指的。”

“不是的,人凤兄。你知道吗,那岷王朱宽肅就是潭州人氏,其祖父就是朱昌琳……”宋教仁说着这从外面听来的隐秘消息,他还没有说完,黄兴就呛了一口茶。

“遁初,你说的都是真的?”好不容易憋住气,黄兴涨着脸问道。

“是真的。前段时间朱昌琳一家被飞艇送到京城来了,就是宫里面的人迎接的,”宋教仁道:“这事情在潭州可是闹翻天了。日本人宗方小太郎说湖南人必坐天下,想不到果然如此。复兴会迎岷王入京,有这么个关系,你说湖南人会不支持复兴会?”

黄兴、谭人凤、章士钊还是沉稳的,胡瑛几个年轻的却是坐不住了,岷王居然是湖南人,这让他们对帝制忽然恨不起来了,湖南人坐天下有什么不好的。

“用议会制完全是好过总统制。”章士钊在英国学的就是法律,现在见复兴会选的政体和英国很是类似,顿时很有好感。“虚君制度对国家也有利,皇帝也好,岷王也好,都能安百姓的心。只是小选区制对大党有利,你们若是要在国会有一席之地,同盟会不能只是改组,还要和其他党派联合才行。”

“行严你怎么说‘你们’?”胡瑛不满道:“你虽然不是同盟会员,但算是华兴会一员吧,现在要和杨竟成斗,你怎能袖手旁观?”

“我要做的就是袖手旁边,谁对我就支持谁。”章士钊几年革命,教训深刻,处事也不再极端,“现在杨竟成没有一会专政,也没有独裁统治,奉天复兴军又包围了日本人,这些事情做下来,还有谁不服他?现在就看这次中日谈判了,要是能确保权益不失,等正式国会选举出来,八成以上的人都会是复兴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