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页

王季同说完大家都点头,杨锐见此道:“南非军队,半工半农之下,最迟三年可成。不过即使成军,也是一只没见过血的军队。”

“比北洋如何?”徐华封道。

“士官、军官配齐,一个最少能顶北洋一个半。”杨锐肯定的道。

“那就办。一代练成我们的军队就有十万,那便可以举义了。”章太炎听着这个好消息,不由的扇着白扇,意气风发,只觉得满清覆灭就在眼前。

杨锐和王季同等人见他的样子只是摇头苦笑,不过也是,他在牢里呆的久,很多会中的机密文件都无法阅览,复兴会定下的一些方略更不能领会,这才有这种想法。

杨锐解释道:“关外兵力只负责关外,和关内革命无关。十万大军还是要在关内练起。”

章太炎道:“大军难道不能入关?”

“不能入关,先不说铁路都是洋人的,便是山海关也在天津洋兵的管束之下。另外,中国革命之时,日俄两国一定会想办法扩大自己的利益,没有军队在东北镇着,我不安心。”英法协约已经签订,那英俄协约估计也就在谈了,一待英俄谈定,那作为英国的盟国日本也会和俄国和解,到时候日俄两国在关外兴风作浪,得关内丢东北那不是杨锐希望的。

“那关内的军队如何练?”

“关外抽调骨干入关,或者派军校生前往各地编练。”

“这……这能练吗?到时候满清……”章太炎还是不信,他只觉得事情不会这么简单。

旁边王季同道:“枚叔兄,我问你,沪上可有商团?”

“有啊。可我们的大军和商团有何关联?”

“沪上商团就是我们的部队。”王季同在侧轻声的道。

“什么?这……”章太炎大惊,沪上商团一千五百余人,居然是复兴军,这完全是匪夷所思。

杨锐再道:“这就是我们要立宪的原因。立宪可以让各地的士绅不敌视我们,而且立宪还可以地方自治,一旦自治,民团、商团一定不少,只要有我们会员的地方,都可以打着自治的名义办民团、商团;没有会员的地方,则在当地士绅外聘教官的时候渗透。一旦举事,各地民团商团汇集,那时大军可成,即使和正规军还有差距,但最少兵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