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宴看了一眼窦玉:“他敢和魏家作对,哼!”
窦玉面色一怔,随即点头:“对对!这家伙该死,敢和魏家作对。”
看着窦玉这般作戏似的点头附和,司宴又冷冷哼了一下。
“一点点小事,他们是觉得无关紧要,就是他们伸手的事。他们自己做了之后,也许都不记得。可是朕十分小气,也十分计较。”司宴语气冷淡,神色也很冷漠。
此时的司宴一点怒意也无,窦玉看着却无故升起一股子凉意,窜到背后,汗毛倒立。
“不过是使了一个小心机,想着能在陛下面前落魏侯一个脸。不过是也是礼部尚书过于的大胆,敢试探帝心。”窦玉知道司宴是不高兴礼部尚书,所以故意说得礼部尚书罪过很重。
司宴眸子一动:“你去召大理寺少卿进宫,朕决定启用他,既然当年朕保了他科举入仕,该他为朕鞍前马后了。”
窦玉点头称是,然后退后两步,躬身出了兆和殿。
大理寺少卿姓徐,叫徐瑾年,是先帝二十七年的探花郎。因为屡次破获奇案。被先帝赏识,年纪轻轻便成了大理寺少卿。
徐瑾年出生微寒,进京赴考的时候遇见了私自出宫的司宴,因为一首嘲笑满朝文武的诗被司宴赏识。
司宴只问他一句:“若是他日我保举你入仕,你当如何?”
徐瑾年只说:“我若入仕,当承万民之苦,替天行道!”
随后司宴便在先皇面前保举徐瑾年为探花,此后又保举徐瑾年为大理寺少卿。
徐瑾年入宫的时候夜色正浓,他也是疑惑,这么晚了,最近也没有什么大案,皇帝为何召他入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