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你最有利的,是内卫部队失败,侯赛因诺夫胜利挺进巴库,但是损失巨大,两败俱伤,对吧?”分析这些,焦国平还是很在行的。
“这是几乎注定的。”苏城像是叙事似的说道。
焦国平一愣:“阿塞拜疆的内卫部队可是最强的,光是装备一项,就比侯赛因诺夫的军队强。我不懂军事,但在人数相差无几,装备更好的内卫部队,就算不能迅速镇压叛乱,也不至于必败吧。”
苏城瞥了他一眼,道:“装备更好?你从哪里知道的?”
“这……阿塞拜疆获得军费最多的,就是内卫部队吧。”
“这是侯赛因诺夫的士兵愤愤不平的原因之一,他们在前线拼死拼活,待遇却比不上休闲的内卫部队。不过,装备的资金来源,不一定是阿塞拜疆的政府拨款。”
焦国平想到一种可能,惊讶的道:“你资助侯赛因诺夫了?”
“准确的说,是阿利耶夫资助了侯赛因诺夫。”
“资助了多少?你哪来的军火?”
“就苏联这地块,只要有美元,哪里没军火。”苏城一哂,道:“阿利耶夫总共分了5000万美元给侯赛因诺夫。这一次起义,他又赞助了2000万美元,也不多,总共七千万吧。”
“七千万美元还……”焦国平再次喝光了酒杯里的杜松子酒。就像苏城说的那样,在前苏联的地盘,只要有钱,任何军火都能买的到,而且是想要多少有多少。前苏联就像是一个供给无限的武器库,源源不断的供应着全世界的反对派以礼物。在阿塞拜疆这个地方,若是批发购买ak47的话,至多3美元就足够了,碰到一个有良心的,说不定还能附赠300发子弹。
7000万美元在阿塞拜疆采购军火,能买下一个精锐的坦克旅,若是用来武装轻步兵的话,那数量就太多了。更别说侯赛因诺夫还有其他的资金来源。
“巴库的内卫部队会输吗?”焦国平满嘴的苦涩。
“别急,就快见分晓了。”苏城说了一句,也将杯中物一饮而尽,上楼睡觉去了。
接下来几天,也没他什么事了。
焦国平犹豫再三,终于回了大使馆。
这种紧张的时刻,党员总是希望偎依在组织的怀抱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