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页

谢长华还很关心的问:“时间够吗?那些国企接单,都是要订两年合同的。”

“我们大华船业的理念,是为客户着想。其实,别说是一年合同了,腾出手来,半年内完成合同都能做到。”

“半年就能做完?”

“您要是把签给中船的订单,给我们大华,我保证六个月内完成。”

“哦。大华船业是个新公司,许多零件都不能自产吧,我要是把中船的订单给了你们,大华怕是要被人家卡脖子了。”谢长华呵呵的笑着,眼神闪烁。他其实是愿意把订单交给大华的,因为大华船业的船只交货时间更短,售价更低,选择性更强。不过,谢长华也是做了多年老板的人,生怕大华船业做不下去,自己反而被中船列入黑名单,因此问的很详细。

关润泽微笑:“您说的,我们都已经考虑到了,不怕中船卡我们的脖子。”

“不怕?为什么?”

“这个我就不能说了。”关润泽自己,其实也不知道。他按照标准程序,道:“谢总,你放心,只要合同签订,即使中船卡我们的脖子,我们从国外进口零件,也会如期交工的。”

谢长华若有所思的点头。

同一时间,大华采购部门的人员,化整为零,前往中船各个船厂,采购零件。

他们将中船独有的零件进行编号,根据每日的订单签订趋势,进行采购。

分散的采购人员,今天采购100件1号到30号零件,明天采购30号到50号零件,为了防止中船发觉以后,被掐住脖子,苏城又命令大华实验室开始进行仔细研究。

中船独有的零件,又被细细分成几类。

不经过重新设计或经过简单设计就可以采用通用零件替代的被列为d类,暂不考虑;中船下属诸多工厂都能提供的特殊零件,被列位c类,予以观察;需求量很大或难以被替代的,被列位b类,由大华实验室组成项目组,积极联系配套厂,设计替代品;a类则是拥有专利,或者难以设计替代品的,这就变成了采购部的重点对象,他们在全世界注册公司,分别进行购买。

以央企大老爷们的作风,没有大几个月的时间,根本不可能发现大华实业的动作。

更准确的说,中船重工根本就没有一个部门,是负责考察关注市场的。至于情报收集云云,对他们来说,更像是天方夜谭。

就在一年前,中船和远洋还是国内的垄断龙头。能够制造大型船舶和特种船舶的,除了他们,别无分号,又何须关注市场。至于国外市场,又有日韩美欧的激烈竞争,习惯了坐地分钱的中船,也缺少开拓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