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页

即使是订单数量减少,中船依旧没有意识到情况发生了变化。

这种情况,哪怕苏城早有预料,也只能默默摇头。90年代死掉了太多太多的国企,有的确实是政策性亏损,有的是殃及池鱼,但也有许多,确实是寿终正寝老死的。

苏城没有毁掉中船的意思,但是,看着一叠又一叠的订单,他对詹志芳的命运,确实是不看好。

……

第四百零七章 成吨的订单

李沧抱着六岁的女儿,坐在汽车的副驾驶座上,手指越过码头,高声说:“团团看,这个就是大轮船了,我们造的是货轮,能运好多好多的东西。”

他的妻子燕晓玲同在学校工作,此时也好奇的四处打量。虽然丈夫是船舶专家,她也去过几次船厂,但像是大华船厂这样的私企,是从来没有见过的。

尤其是大华船厂的机械化程度,给了她很深的印象。

90年代初的中国,轻工业经历了暴利和整合以后,正在焕发出世界性的竞争力。重工业却几乎没有任何的变化。有幸在80年代初更换设备的船厂,差不多就是中国最先进的船厂了。大华实业为了制造lng船,而引进的一批先进装备,差不多达到了80年代末或90年代初的水平,光是从外观来看,就漂亮的很,以国人目前的认知,说是未来科技都可以。

李沧的小女儿似乎也被大轮船所震慑了,咿咿呀呀了半天,问:“轮船装的多,还是火车装的多?”

“当然是轮船,你看到的啊,是2万吨的散装货轮,火车一节车厢只能装60吨。所以说,一艘货轮里面,能装300节火车车皮的东西。”

“能装洋娃娃吗?”

“当然能装。”

“能装100个?”小女孩自己比划了一下,似乎觉得不够,又加了一个:“装101个?”

李沧哈哈大笑,说道:“别说100个了,一万个十万个都能装得下。”

“10万个……”小女孩冥思苦想,终于联想道:“十万个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