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页

此时也是中国商人最快乐的一段时间,各地官员的恭维,几乎让商人们以为自己真的有了政治权利。

徐宝明拍拍苏城的肩,道:“咱们中午全村吃酒席,这阵子,你先和茹县长谈。”

茹县长不失时机的凑过来,笑道:“徐老,给我留个座,我陪苏董好好的喝两杯。”

“茹县长不必,您这么忙的人,不用陪我了。”

“把苏董招待好,就是我的主要工作了。再忙也不会忙到没时间招待人的。”茹县长举起拳头,道:“我们巴县,是要做到全天候服务的县。”

苏城叹了口气,直接转过头来,道:“茹县长,这样吧,你是想要投资呢?还是想要捐款呢?”

“自然是投资,我们巴县的条件很不错……”茹县长准备趁机好好的介绍一番。

苏城打断他的话,很实在的道:“你给我找30个老师来,我就投资100万元。要好老师,就在荆山村里教学。老师的班车和食宿,我们负责解决。”

茹县长怦然心动,口中还要矜持一下,说:“30个老师,不太好找啊,荆山离县城太远了。”

“我们荆山村可以出一点加班费,另外,你们巴县可以搞一个志愿轮换的服务。”苏城轻轻一笑,道:“等我们荆山建起来了,自然就不缺老师了。”

茹县长满口答应,又问公路的事。

第一百六十八章 修路

巴县自己是建不起公路的。

搞会战的人力,他们能想办法凑出来,但水泥、碎石、细沙等建筑材料,他们就费事了。工程车辆的租用更是需要找关系才能弄到。

茹县长本人就出身巴县,做梦都想把贫困的农业县,变成强盛的工业县。他也曾到别的城市去招商引资,甚至不惜撬墙脚。但是,无论是外商还是内商,看到巴县坑坑洼洼的双车道公路,就只是摇头。

因此,听说苏城愿意建公路,他就暗暗留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