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赞叹道:“文若当真神算,所料俱无差,只是多出了一个意外情况……嗯,这是子孝来书,文若一览便知。”
荀彧看信很快,一目十行,一览无余,长眉微扬,脸上的表情少有地惊讶了一下,抬头道:“马惊龙?主公可曾听闻过此人?”
曹操捻须沉吟,努力回想,道:“听闻青州孔北海曾于去岁被黄巾余孽围于都昌,后为一位辽东军将所救,似乎便是此人。”
“若此人当真是辽东军将,而其所擒张闿之事属实的话……”荀彧抬手抚须,若有所思,蓦然展颜一笑,“恭喜主公,去留难题解矣!”
……
正月十三,马悍的船队出现在泗水江面上,前方十数里,就是彭城。曹操将于此地,与他会面,协商交接张闿一众凶手,以及交换条件。
马悍自临三国以来,见过的历史名人也不算少了,一直都很淡定自若,而今日却也不免心弦震动,毕竟将要面见的,是三国第一大boss。或许这个人,将会是他最难缠的对手,但在眼下,他们还得要相互结纳,把臂言欢。
舱室之内,甘梅支起窗格,妙目流盼,满带崇慕的目光,不时在船首上那伟岸的身躯上流转。虽然已过去了整整五日,她的心依然激动不已,脑海里总翻腾着当日离开睢水时,睢陵万余百姓,夹江相送,一路高呼“万家生佛!”的场景。
下邳这个地方,因为有一个奇葩的下邳相笮融,佛事大兴。笮融这个人好佛是出了名的,曾在下邳广兴佛寺庙宇,要求郡民日夜颂读佛经。将附近各郡的和尚、尼姑和佛教徒迁入下邳,前后达五千户之多。每到佛诞日,便举办“浴佛会”,光是在路旁设酒宴的糜费就耗去亿钱。因此,整个下邳郡民,没有不知佛事的。
马悍先从曹军屠刀下救出万余百姓,再从曹军手中夺取千斛谷米,以活生民。粮米虽不多,却足以让睢陵百姓有了继续逃难的气力,或许他们之中会有一部分人死在逃难的路上,但更多的人,总能活下来……如此善举,岂非真佛?很快,这“万家生佛”之誉,就在大江南北传开。这一点,却是马悍所始料未及的。
亲眼目睹了无数百姓沿江泣拜相送的一幕,少女温婉敏感的心灵被深深震撼,那一刻,她终于明白了当日他对自己所说的话——“我可以保证,随我走这一遭,你绝不会后悔。”
嗯,得证如此人间奇迹,她已无悔。
如果马悍知道自己在伊人心目中的地位,已急剧上升到如此地位,定会汗颜。他自问不是纯粹的人道主义者,如果是沙场之上,两军对垒,他手中的刀枪,也决不会手软。纵使血流成河,他一样不会皱眉;抓获俘虏,若有必要,他一样会屠杀。
身为军人,血战疆场,是他们的使命;败亡身死,马革裹尸,是他们的宿命。这没什么好抱怨的,因为战争就是你死我活,手里有刀枪,就要接受这残酷的命运,由不得你选择。但百姓却不一样,那是一个国家的元气,一个种群的根。
战争如镰,战士如韭,只要百姓这个根还在,割了一茬还会再长出一茬,元气纵伤而未毁。可若是连根拔起,那可就伤到了骨子里。
国破山河在,这“山河”便是民。山河在,国可铸;山河破,万事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