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明白。”矮胖子身子一个哆嗦,赶紧地拱手应是。
“滚。”华服青年冷然道。
矮胖子鼠窜而去。
清冷的月光斜斜着照射下来,映照着阴影中的华服青年面目一片狰狞,他仰首望月口中低沉地发出了近乎狼嚎一般的嘶吼,双拳紧紧攥着,眼中的愤怒和妒火如千年冰刀。
萧瑟的秋风呼呼地刮了起来,幽静的后花园中卷起一地黄叶,华服青年大踏步走进漫天飞舞的黄叶中,出了后花园的拱门,旋即消失在沉沉的夜色中。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空气中飘荡着打更者苍老而浑浊的嘶哑的叫喊声,整个长安城里在萧瑟的秋风中渐渐又归入沉寂,偶尔有零星的犬吠响起,惊醒了某户家婴儿沉沉的睡眠。
第114章 武惠妃寿宴之觐见
唐历开元二十二年十一月十四日,大唐皇帝最宠爱的妃子,武惠妃的三十七岁寿辰终于在大唐深宫里拉开了序幕。
开元十二年李隆基废正室王皇后以后,封武氏为惠妃,而宫中对她的礼节等同于皇后。其母杨氏封为郑国夫人,弟弟武忠与武信分别官至国子祭酒与秘书监。起初,惠妃生下悼王李一、怀哀王李敏与上仙公主。这三个孩子长得姿容端丽,但却都幼年夭折,李隆基感到十分哀伤。后来惠妃生寿王李瑁,因为害怕孩子夭折,李隆基命其兄宁王李宪抱养李瑁,并由宁王妃元氏亲自哺乳。后来不但李瑁顺利成长,而且惠妃又相继生下咸宜公主、盛王李琦、太华公主。
大唐事实上的后宫之主过寿辰,其规模、其规格之高,可想而知。从昨日凌晨开始,泱泱大唐三千宫阙就沉浸在漫天的喜悦和喜庆中,到处张灯结彩,披红挂彩。宫中,无数的宫女太监们来来往往,犹如那忙忙碌碌的蚂蚁,从深宫的四面八方都向紫宸殿的方向聚集而去,又离散而出。而下了早朝的满朝文武百官们,也在李隆基的率领下一起赶到了紫宸殿。
不仅是皇宫,整个长安城自天亮之后,就全部沉浸在一片喜气洋洋的气氛中。
原本,像萧睿这样的“草民”,是没有资格进入皇宫的。但是,因为有武惠妃的“特邀”,萧睿作为寿宴上的特邀嘉宾,也进了皇宫,跟随在几个太监的身后向紫宸殿而去。雄壮宏伟的大唐皇宫,一旦被全部放大在萧睿跟前,即便是他那种沉稳淡定的性子也着实为之震撼和“惊艳”。
置身于这连绵的宫阙之中,萧睿真正感到了自己的渺小。在那象征皇权的宏大和庄严肃穆气势下,萧睿心头不由自主地生出了几分肃然和警惕。他知道,今日于他而言,是机会也是挑战——如果搞砸了,这朱红色的高大门楣或许还是一道地狱之门。
萧睿的身后,4个花枝招展的穿着青衣道袍的少女袅袅婷婷地跟在后面。还有两个太监,抬着一个精美的食盒,其间是萧睿今天为武惠妃寿宴“助兴”的全部道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