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沈鹤上书言事曰,自有史以来,亦有文字,通晓世事,教人道理,无以为重……史云,仓颉造字,鬼神惊惧,人之为人,概以此乎?
今人作文,文以艰深,字以繁美,嗟乎,圣人造字行文,近于此乎?臣以为,文以言志,字以承继,合天道,主人事,教化之大责也……
洋洋洒洒,一篇大文章出炉现世。
总而言之,就是就八个字,简化字体,通顺行文而已。
第1593章 卷终
沈鹤所云并无多少惊世骇俗之处。
自古以来,汉字几经演变,到得如今,与古代象形文字已然相去甚远。
不过简化字体,尤其是所谓的通顺行文,并非那么简单,这可以说是一个繁冗巨大的工程。
而通顺行文,也过于笼统,属于可大可小的范畴。
而在这样一个时机,这位皇帝宠臣上书延及此事,真的很难让人相信,这是沈鹤自己的意思。
此事和科举改制看似无关,但只要往深了想一想,就能明白,两件事其实相辅相成,完全可以并为一处考量。
皇帝陛下要在文治上下大工夫了,这是许多朝中重臣听闻此事后的第一个想法。
实际上,这对于文人而言,是一件好事。
因为自成武皇帝登基以来,用武于天下,战事频密,武功盛极一时。
而反应在朝堂上,武臣们说话的声音也越来越足,到了成武七年,终于来到了一个巅峰,京师两大门阀世家,在与武臣们的争斗中,完完全全的败下阵来。
一直以来,文臣们对武臣的优势,也在此番风波当中,丧失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