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如今他身边有了其他可以倾诉一切心事的人,所有梅韶不知道的事情他都知道,那六年阴谋阳谋里趟过的光阴也是他陪着的,就连现如今,他和白秉臣唯一的一点秘密-——他们重归于好的消息,白秉臣不让别人知道,也要让那个人知晓。
想到这里,梅韶肉眼可见地蔫了下去。
他心里明明地嫉妒得发狂,可又舍不得出声质问白秉臣一句,是自己缺席了六年,回来后还对白秉臣做了那样的事情,又怎么能奢求他什么事情都只告诉自己呢?
心中胡乱地想了一遭,越想越气,可是又没有解脱的办法,梅韶觉得自己快要被这样的情绪给淹没疯了。
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变了,从苍山事件之后,他不再轻易地去相信一个人,也不去奢求谁能够在自己的身边,陪伴自己一辈子。
因为所有寄托了希望的情感总是会猝不及防地被夺走,就像他的父母、他的兄长、他的挚友,梅韶原以为自己可以一辈子在他们的包围下,一起顺遂地度过有彼此陪伴的一生。
可曾经给予过满心情感的人,消失得是那么突然,突然到梅韶不愿再轻易地去交托一份感情,无论是葬剑山庄还是巫族,他从未让自己合群,就连常伴自己左右的剑十六和褚言,他都没有认为他们会一辈子都跟随着自己。
可白秉臣不一样。
他是失而复得的珍宝,在梅韶以为年少的美好都已经离他远去的时候,他又回来了,只轻轻一眼,便盘活了梅韶厌倦的心。
他凝聚了昔日所有欢笑着的美好,成了梅韶能死死抓住的唯一,可他又不能完完全全地只属于自己一个人。
白秉臣注意到梅韶周遭的气压顿时沉了下来,他默不作声,整个人似乎被困一个难以挣脱的牢笼中,反复推演却不得解脱。
看了一眼他搅起来的手指,白秉臣有些犹疑地开口,“其实陛下和先帝并不一样,他和先帝素有积怨,必定不会如先帝一般诛杀......”
梅韶猝然抬头,眼中的寒意让白秉臣把没有说完的话给吞了回去。
他冷笑一声,质问道:“他对景王,那种和自己有着血脉之连的人下手都那么毫不犹豫,你真觉得他会在意我们这样这种人臣的性命?今时今日不过是他需要我们,若有朝一日我们成了弃子,他又会做出什么?”
即使景王谋反在先,罪罚难逃,可梅韶还是不愿意去体谅赵祯,他就是想要卑鄙地去提醒白秉臣,让他不要那么地相信赵祯,不要那么依赖他。
这样的心思卑劣又难看,可梅韶还是想将他心中对其他人的关心移开一点,再移开一点。他甚至不愿意让他人在白秉臣的心中占据毫分。
可他的意中人心有丘壑,七分都给了这河山万里,他哪里还能分得一寸余地。
作者有话说:
梅梅:我不听我不听,你为什么要替他说话??
第84章 遇恩师
白秉臣目露担忧地看着他,不知道自己该不该伸出手。
他是那样的孤单又无助,好似只要自己伸出手,就能拥有他。可在草率地拥有他之后,他又该怎么去独自度过没有自己的时光。
这一刻,白秉臣很想做一个自私的人,只考虑眼下的欢愉,不去想任何后果,可他又做不到丢下梅韶一个人。
恰如当年苍山案发时摆在他面前的选择,命运又让他走到了一个分岔口。
昨日之因,今日之果。
若是当初自己不做要独自抗下一切的决定,他便护不住梅韶的命,可他迈出了那一步,却又注定此刻不能和梅韶长相厮守。
命运从来苛刻,总是将人置入两难境地,前后难退,反复衡量取舍,最终还是不得圆满。
而这样的刁难,从来不是只发生在他一个人的身上。
静默良久,白秉臣才开口道:“陛下当年本没有要处死景王的意思,按照他的罪名,应当会被终身监禁。彼时我在景王帐中,凌澈带兵闯入帐中,赵珏深知兵败之事无法挽回,自刎于帐中,求得......他的妹妹一生平安。”
“我记得是凌澈杀了赵珏,也因此陛下才欲论功行赏,留他朝中,只是被他拒绝了。”
“凌澈对长公主的心思,你也是知道的,若不是他受制于晋西侯,加之当时陛下已经得到了登基圣旨,说不定他还真的会投入景王账下。赵珏看中了他的那份心思,便以自己之死送了凌澈一个军功,以防有朝一日,陛下若是对赵景和不利,便能让凌澈护着她。”白秉臣缓缓地将那段少为人知的过往娓娓道来。
景王选择一死护住跟随自己的妹妹,而凌澈选择瞒下一切,让赵景和能够没有顾虑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