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页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

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苏轼只觉得热血上头,先生写的这首《满江红》脱口而出,少年人高亢的声音压倒了靡靡之音,自有一番慷慨激昂的意味在里面。

云峥的眼圈一红,喃喃自语道:“这个傻孩子!”

第六十五章 只要是和谈总是郁闷的

“呵呵,少年人,当着辽国皇帝的面说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之类的话是不合适的。

中华自古是礼仪之邦,不是批发右衽的胡虏,迎宾的时候口不出恶言,是我们起码的要求。

这一次的倾国大战中,获取胜利的是我们,不是辽人,既然我们是胜利者不妨就把心胸放的宽一些。

我们是要和辽国缔结休战协议,不是要下战书,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礼仪要求。

我们之所以摆下盛大的歌舞,是在尊重皇权,而不是在尊敬耶律洪基,是他发动了全面的战争致使宋辽两国死伤累累,在老夫看来,他就是最大的元凶。

然而皇权是至高无上的,签署合约需要耶律洪基在上面用印,你不妨把这场盛大的歌舞当做是在祭天,当做是向战死的勇士献礼,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看法。”

年迈的礼官看着激动愤怒的苏轼,笑呵呵的向年轻人解说了这场礼仪歌舞的真正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