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灯会?萧予戈思索片刻,抬手拍了下自己的额头。这彩灯会定在立冬当日,是环海县历年的盛大庆典,与先前的秋日祭并称为环海的大集会,百姓们对其的重视程度远超除夕、春节等日子。
“我这些日子里外奔波,倒是将这事忘了。弟兄们自然是能去的,不过还是得先帮着百姓们张罗好一干事宜。”
萧卫称是,转身便要离开。萧予戈赶忙叫住他,三两步上前,问道:“你这腰间的玉佩是何人所赠?怎就只剩半块?”且眼熟得很。这话他并没有吐出。
“大人莫不是忘记了?这是当初韩大人替小姐转交给大人的物什,但大人那时并未收下,小姐便让我贴身保存着。对了,还有这个。”萧卫说着,从怀里取出一根簪子,递上前继续说道:“小姐说这些东西很重要,让我务必要亲自交到大人手里。只是到环海之后,我便一直在忙活万事屋的事,竟将小姐的吩咐遗在脑后。该打。”
萧予戈接过玉佩和簪子,“郑小姐可还说过什么吗?”
“不曾。”
待萧卫远去,萧予戈回到原位端详手中物件,玉佩的纹饰与南楚杉当日给自己看过的如出一辙,向来应当就是剩余的部分。只是这簪子……
簪子在手上转了几圈,无论是从精细的做工,还是昂贵的材料中,都看不出任何破绽。难不成真是郑栖昱送自己的定情信物?萧予戈好笑地摇着头,郑栖昱犯不着这般公私不分,如果真想送信物,前来环海游玩时就该送给自己,又何需转了这么多手,令情意大打折扣呢?这般想着,他却是越发看不懂其中的寓意了。
“首饰?”汤君雅笑得将口中茶水溅在桌上,引得母亲与弟弟一顿嫌弃,“我还以为这世上只有南家二丫头才会瞧上你这么个木头脑袋,没想到郑栖昱的眼神同样不大好。”
“永雅,”汤婆婆严肃地轻唤她一声,“取笑弟弟可以,别扯两位姑娘下水。”
萧予戈:……
“永乐,你方才提及的首饰生得什么模样?可否容娘瞧瞧?”
“自然可以。”
萧予戈双手恭敬奉上,汤婆婆好一阵检查后,回道:“碧玉材质通透,做工不俗,当是翠宝轩所售。”姐弟俩一道问缘由。
“理由么?若你们能寻得另一家可收入这样好的原石,能聘得首屈一指的雕刻师的店铺,我便为你们做一桌登仙宴,如何?”
萧予戈与汤君雅面面相觑,连登仙宴都拿来当赌注了,看来是真的。于是,弟弟问道:“娘食了这么多年饭,走了这么长的路,可是能猜出郑小姐送来此簪的意图?”